[發明專利]一種采用三層發網生產假發的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08608.1 | 申請日: | 2017-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282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1 |
| 發明(設計)人: | 林楚惠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金迅安特曼個人形象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1G3/00 | 分類號: | A41G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523382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三層 發網 生產 假發 生產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假發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采用三層發網生產假發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公布號為CN104905456A專利名稱為假發生產工藝公開了一種假發的生產工藝,該假發生產工藝中為雙層發網,表層為絹,底層為蕾絲網面。該技術為反復上下勾織發網,發絲先由表層穿過,完成表層工作后再掀開對準底層孔位才能完成底層發絲勾織工作。因為表層無孔位,不透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勾織難度非常大,成本高。
傳統的勾織法的發結無非放在底層或者表層,結點設于表層影響美觀,而設于底層則影響舒適度,因此發明出新的假發生產方法尤為必要,本發明就是在該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假發生產工藝中勾織難度大成本高而提供的一種容易操作降低人工成本的采用三層發網生產假發的生產工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采用三層發網生產假發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首先選用三層發網,分別為網狀結構的底層,密布設置的六角形孔的蕾絲網分別為中間層和表層;
步驟二,用平車先把中間層和表層的密布設置的六角形孔的蕾絲網錯位固定縫制好成一個整體;
步驟三,將步驟二的產物釘在假發頭模上;
步驟四,把假發發絲利用中間層和表層網孔錯位,用鉤針采用假發編織工藝把假發發絲勾織到中間層上,假發發絲露在中間層的下方,發結勾織在中間層上;再用鉤形鉤針將露在中間層的假發發絲依次穿過中間層、表層勾到表層發網的上方,將假發打結到中間層上,使其勾織所產生的發結完全隱藏在表層下;
步驟五,然后將底層縫合或勾織在中間層上即可。
所述鉤形鉤針包括手持部和固定在手持部前端的鉤形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不僅容易操作降低人工成本,整體美感更強,透氣性更好。新工藝首先選用三層發網,分別為網狀結構的底層,密布設置的六角形孔的蕾絲網分別為中間層和表層。第二步,用機器先把密布設置的六角形孔的蕾絲網錯位固定縫制好,再通過單針勾法把發絲直接編制到中間層密布設置的六角形孔的蕾絲網,發絲結點留在中間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一種采用三層發網生產假發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首先選用三層發網,分別為網狀結構的底層,密布設置的六角形孔的蕾絲網分別為中間層和表層;
步驟二,用平車或者手工先把中間層和表層的密布設置的六角形孔的蕾絲網錯位固定縫制好成一個整體;
步驟三,將步驟二的產物釘在假發頭模上;
步驟四,把假發發絲利用中間層和表層網孔錯位,用鉤針采用假發編織工藝把假發發絲勾織到中間層上,假發發絲露在中間層的下方,發結勾織在中間層上;再用鉤形鉤針將露在中間層的假發發絲依次穿過中間層、表層勾到表層發網的上方,將假發打結到中間層上,使其勾織所產生的發結完全隱藏在表層下;
步驟五,然后將底層縫合或勾織在中間層上即可。
所述鉤形鉤針包括手持部和固定在手持部前端的鉤形部。
本發明采用六角形孔蕾絲網及利用網孔錯位的方法勾織,一步完成,既讓生產大大降低了難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使之能夠廣泛的推廣,而且也達到了自然逼真的效果,產品用途適用于所有需求假發,追求自然逼真的愛美人士。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領域內普通的技術人員的簡單更改和替換都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金迅安特曼個人形象設計有限公司,未經東莞金迅安特曼個人形象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086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空檔信號傳感器功能測試工裝
- 下一篇:缸蓋油道貫通性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