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根據熱流密度分析水口堵塞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08504.0 | 申請日: | 2017-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579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7 |
| 發明(設計)人: | 羅衍昭;季晨曦;曾智;潘宏偉;鄧小旋;安澤秋;李峰;楊曉山;王勝東;何文遠;王寶動;袁天祥;崔陽;田志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鋼總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G06Q5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沛德權律師事務所11302 | 代理人: | 馬苗苗 |
| 地址: | 10004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根據 熱流 密度 分析 水口 堵塞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連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根據熱流密度分析水口堵塞的方法。
背景技術
水口堵塞可導致鋼水在結晶器內流場非對稱流動,從而對液面波動產生影響,造成卷渣缺陷的發生,進而影響鑄坯質量。水口堵塞與很多工藝因素有關,包括鋼水潔凈度及二次氧化的發生,水口材質,水口內粗糙度,工藝因素等一系列情況。當發生水口堵塞的時候只能采取換水口的操作,換水口操作為降低拉速,操作工人安裝新烘烤后水口,再提升拉速至正常水平。
現場對換水口的操作多根據塞棒棒位位置上升至最高位置即判斷發生水口堵塞發生,而常常很多情況水口發生輕微堵塞時塞棒未見明顯上漲,而結晶器內流場已發生較大變化,即偏流現象的發生。偏流會導致水口未堵塞一側過鋼量大,對窄面沖擊大,溫度高于堵塞一側,坯殼減薄,嚴重時可發生漏鋼等安全事故。
傳統采用觀察塞棒棒位進行觀察,當塞棒棒位上漲到最大值時即進行換水口操作,但有時水口發生輕微單側堵塞時,塞棒并不上漲明顯,但結晶器內流場已發生明顯變化,結晶器內鋼水流場不對稱,導致未發生堵塞一側出鋼量大,溫度升高,坯殼減薄,嚴重時可導致拉漏等事故。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根據熱流密度分析水口堵塞的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根據塞棒棒位位置上升至最高位置即判斷發生水口堵塞的方式不能解決水口發生輕微單側堵塞的技術問題。
本申請提供一種根據熱流密度分析水口堵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實時獲得對澆注過程的窄面銅板雙側熱流密度曲線;
判斷所述雙側熱流密度曲線變化規律是否一致;
若否,則確定所述水口已堵塞。
優選地,所述判斷所述雙側熱流密度曲線變化規律是否一致,具體為:
獲得在同一時刻的所述雙側熱流密度的q左-q右的值X,判斷所述X是否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0.2MW/m2。
優選地,所述判斷所述雙側熱流密度曲線變化規律是否一致,具體為:
獲得在同一時刻的所述雙側熱流密度的q左-q右的值X,判斷所述X是否大于等于-0.2MW/m2,小于等于0。
優選地,所述判斷所述雙側熱流密度曲線變化規律是否一致,具體為:
判斷所述雙側熱流密度曲線是否有交叉。
優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若有,則確定所述水口已堵塞。
本申請有益效果如下:
該方法可通過在線監測結晶器內熱流密度變化實時監測結晶器內流場,避免水口已發生嚴重堵塞時才進行換水口操作,該方法簡單易操作,可提前對水口堵塞進行判斷,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根據塞棒棒位位置上升至最高位置即判斷發生水口堵塞的方式不能解決水口發生輕微單側堵塞的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
圖1為本申請較佳實施方式一種根據熱流密度分析水口堵塞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結晶器內未堵塞時窄面左右側熱流曲線;
圖3為結晶器內偏流時窄面左右側熱流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本申請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根據熱流密度分析水口堵塞的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根據塞棒棒位位置上升至最高位置即判斷發生水口堵塞的方式不能解決水口發生輕微單側堵塞的技術問題。
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總體思路如下:
該方法可通過在線監測結晶器內熱流密度變化實時監測結晶器內流場,避免水口已發生嚴重堵塞時才進行換水口操作,該方法簡單易操作,可提前對水口堵塞進行判斷,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根據塞棒棒位位置上升至最高位置即判斷發生水口堵塞的方式不能解決水口發生輕微單側堵塞的技術問題。
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根據塞棒棒位位置上升至最高位置即判斷發生水口堵塞的方式不能解決水口發生輕微單側堵塞的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根據熱流密度分析水口堵塞的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鋼總公司,未經首鋼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085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