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鉗式茶夾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07570.6 | 申請日: | 2017-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804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良 |
| 主分類號: | A47G21/10 | 分類號: | A47G21/10;B25B5/04;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6307 福建省龍***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鉗式茶夾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具的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操作方便且干凈衛生,夾持/遞送茶杯穩固的鉗式茶夾。
背景技術
茶夾又稱茶筷,是茶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茶夾一般用以夾取/遞送茶杯,實現取杯、洗杯、溫杯、遞送茶湯、回收空杯等動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夾的外形也越發多樣,越發精美,但這些結構仍是在鑷式茶夾的基礎上進行改進,這類茶夾在操作時一般僅需依靠拇指和食指實現張合,以完成夾杯、洗杯或遞杯等動作,結構上和操作上都較為簡單,但是鑷式茶夾屬于費力杠桿,夾持/遞送茶杯時較為費力,容易出現茶杯夾持不穩,導致取杯/遞送茶湯時茶杯從茶夾上滑落摔碎,不便于日常泡茶使用。而且,現有的茶夾多采用木質或竹質等材料制成,雖然容易加工,但是這些材料制成的茶夾表面本身存在紋理,容易藏污納垢;雖有部分采用金屬材料制成,但相對前者,成本較高。日常使用過程中,茶夾前端常會浸泡到茶水中,從而導致細菌滋生,在遞送茶湯時,鑷式茶夾前端都需要夾持住茶杯壁部的任意一處,以便夾起茶杯,此時茶夾前端的其中一邊,總會浸入茶杯的茶湯中,滋生的細菌容易在此過程中進入到杯中的茶水,引起細菌和病毒交叉感染,存在衛生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鉗式茶夾,該茶夾操作方便,輕松省力,遞杯輕巧,防止燙手,夾持/遞送茶杯穩固,能有效地避免夾取/遞送茶杯時因夾持不穩而摔壞茶杯,夾持/遞送茶杯時不與茶水相接觸,能有效避免細菌和病毒交叉感染,使用干凈衛生,確保了飲用衛生,可適用于任何一種外形的茶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鉗式茶夾,包括第一鉗體以及與第一鉗體相鉸接的第二鉗體,所述第一鉗體其中一端制有第一夾合部,該第一夾合部上開制有第一扣孔,該第一夾合部前端設有一第一夾頭,于該第一鉗體另一端制有一第一夾尾環,所述第二鉗體其中一端制有第二夾合部,該第二夾合部用以配合第一夾合部夾持茶杯,該第二夾合部上開制有第二扣孔,該第二扣孔用以配合第一扣孔緊扣茶杯,該第二夾合部前端設有一第二夾頭,該第二夾頭用以配合第一夾頭夾取/清洗茶杯,于該第二鉗體另一端制有一第二夾尾環,該第二夾尾環用以配合第一夾尾環實現第一鉗體和第二鉗體之間的張合。
所述第一鉗體包括與第一夾尾環相連接的第一把手段以及與第一把手段相連接的第一連接段,該第一連接段與第一夾合部相連接,該第一連接段上制有一第一鉸接位,該第一鉸接位上制有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鉗體包括與第二夾尾環相連接的第二把手段以及與第二把手段相連接的第二連接段,該第二連接端與第二夾合部相連接,該第二連接端上制有一第二鉸接位,該第二鉸接位上制有一第二通孔,該第二鉸接位搭接于第一鉸接位上,該第二通孔通過一緊固件與第一通孔相連接。
所述第一夾合部通過第一扣孔形成有第一夾合體和第二夾合體,所述第二夾合部通過第二扣孔形成有第三夾合體和第四夾合體,該第一夾合體和第三夾合體、第二夾合體和第四夾合體分別為兩組分別為一向外凸起的弧形結構,形成對稱結構,該第一夾合體和第三夾合體的圓弧半徑、長度分別相一致,該第二夾合體和第四夾合體的圓弧半徑、長度分別相一致。
所述第一夾頭與第二夾頭分別為一內凹的弧形結構,該第一夾頭與第二夾頭為對稱結構。
其中,所述第一夾合體、第二夾合體、第三夾合體和第四夾合體的圓弧半徑以及長度均分別相一致,該第一夾合體和第二夾合體于垂直方向上的同一弧形面內相互平行,該第三夾合體和第四夾合體于垂直方向上的同一弧形面內相互平行。
或,所述第一夾合體和第三夾合體的圓弧半徑分別大于第二夾合體和第四夾合體的圓弧半徑,該第一夾合體和第三夾合體的長度分別小于第二夾合體和第四夾合體的長度,形成上小下大的夾合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夾合部與第一鉗體之第一把手段、第一連接段呈直線設置,該第一夾合部、第一鉗體、第一夾尾環以及第一夾頭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第二夾合部與第二鉗體之第二把手段、第二連接段亦呈直線設置,該第二夾合部、第二鉗體、第二夾尾環以及第二夾頭亦為一體成型結構。
或,所述第一夾合部與第一鉗體之第一連接段呈α角設置,該第一鉗體之第一連接段與第一把手段呈β角設置,形成Z字形結構,該第一夾合部、第一鉗體、第一夾尾環以及第一夾頭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第二夾合部與第二鉗體之第二連接段呈α角設置,該第二鉗體之第二連接段與第二把手段呈β角設置,亦形成Z字形結構,該第二夾合部、第二鉗體、第二夾尾環以及第二夾頭亦為一體成型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良,未經張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0757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