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醫用全地形自平衡輪椅及其運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07359.4 | 申請日: | 2017-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963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趙雪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滁州普立惠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G5/06 | 分類號: | A61G5/06;A61G5/10;B62D55/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炬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薛鵬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瑯琊***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醫用 地形 平衡 輪椅 及其 運行 方法 | ||
1.醫用全地形自平衡輪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抬升機構(1)、行走底座(2)、平衡機構(3)、輪椅座(4)和控制裝置(5);所述的抬升機構(1)設置在行走底座(2)前方;所述的控制裝置(5)設置在行走底座(2)中部;所述的平衡機構(3)設置在行走底座(2)上方;所述的輪椅座(4)設置在平衡機構(3)上方;其中:
所述的行走底座(2)包括行走輪(21)、履帶(22)、前車軸(23)、后車軸(24)和機架(25);所述的機架(25)包括豎板(251)、滑套(252)和活動架(253);所述的豎板(251)位于機架(25)的前部,豎板(251)為兩塊豎直且平行對稱的直板,且豎板(251)上還設置有一前一后兩個連接孔;所述的滑套(252)固定在豎板(251)的前部,滑套(252)中部設置有通孔,且該通孔的截面為方形;所述的活動架(253)后端與前車軸(23)鉸接,該活動架(253)可圍繞前車軸(23)向上轉動十五度并向下轉動九十度;所述的行走輪(21)包括位于最前方的一號輪(211)、連接在前車軸(23)上的二號輪(212)、與二號輪(212)共軸的三號輪(213)和位于最后方的四號輪(214),所述的一號輪(211)設置在活動架(253)的前端;所述的履帶(22)包括安裝在一號輪(211)和二號輪(212)上的第一履帶(221),還包括安裝在三號輪(213)和四號輪(214)上的第二履帶(222);
所述的抬升機構(1)包括緩降裝置(11)、限位裝置(12)、觸碰抬升裝置(13)和前輪升降控制桿(14);所述的緩降裝置(11)包括固定在機架(25)前端的驅動電機(111)、設置在驅動電機(111)輸出軸上的驅動齒輪(112)、從兩個豎板(251)上后部連接孔中穿過的第一旋轉軸(113)、設置在第一旋轉軸(113)兩側的主動齒輪(114)、從兩個豎板(251)上前部連接孔中穿過的第二旋轉軸(115),以及設置在第二旋轉軸(115)兩側的半齒輪(116);所述的第一旋轉軸(113)中部設置有與驅動齒輪(112)嚙合的軸齒輪(1131);所述半齒輪(116)的有齒部分與主動齒輪(114)嚙合;
所述的限位裝置(12)設置在緩降裝置(11)前方,限位裝置(12)包括固定在機架(25)前端的限位電機(121)、設置在限位電機(121)輸出軸上的限位主齒輪(122),還包括套筒(123)和插桿(124);所述的套筒(123)中部設置有與限位主齒輪(122)嚙合的限位從齒輪(1231),套筒(123)兩端設置有螺紋孔,且套筒(123)兩端螺紋孔的螺紋旋向相反;所述的插桿(124)設置在套筒(123)兩側,插桿(124)包括滑動段(1241)、螺紋段(1242)和限位段(1243),所述的滑動段(1241)設置在滑套(252)內并與其滑動配合,滑動段(1241)的縱截面與滑套(252)上通孔的截面形狀相同;所述的螺紋段(1242)固定在滑動段(1241)的一端,且螺紋段(1242)設置在套筒(123)的螺紋孔內并與其配合;所述的限位段(1243)固定在滑動段(1241)的另一端;
所述的觸碰抬升裝置(13)包括凹面凸輪(131)和觸碰桿(132);所述的觸碰桿(132)呈直桿形,觸碰桿(132)的后端固定在半齒輪(116)的外側面;所述的凹面凸輪(131)固定在觸碰桿(132)后端的外側面,凹面凸輪(131)前部為凸面,其后部為凹面,當本自平衡輪椅在水平面上運行時,該凹面凸輪(131)后部凹面所在圓弧面的軸心線與前車軸(23)的軸心線重合;所述的前輪升降控制桿(14)下端固定在活動架(253)的前端,其頂端設置有滾輪(141),當本自平衡輪椅在水平面上運行時,該滾輪(141)位于凹面凸輪(131)后上方,且該滾輪(141)前部的輪面與凹面凸輪(131)后部凹面所在的圓弧面相切;
所述的平衡機構(3)包括調節控制桿(31)、旋轉軸(32)、平衡器(33)、支撐柱(34)和輔助支撐桿(35);所述的旋轉軸(32)設置在機架(25)中部;所述的支撐柱(34)底端固定在旋轉軸(32)中部,支撐柱(34)底部的前后面上均設置有接觸開關,且支撐柱(34)中部的前后面上設置有鉸鏈座;所述的平衡器(33)包括套環(331)、連接環(332)、信號觸發片(333)和壓塊(334),所述的壓塊(334)設置在支撐柱(34)的正下方,所述的套環(331)對稱套在支撐柱(34)兩側的旋轉軸(32)上,所述的信號觸發片(333)呈半環形,信號觸發片(333)對稱設置在支撐柱(34)底部的前后兩側并分別與支撐柱(34)之間設置有間隙,所述的連接環(332)兩端分別與信號觸發片(333)和壓塊(334)連接;所述的調節控制桿(31)包括一號液壓桿(311)和二號液壓桿(312),所述的一號液壓桿(311)兩端分別與前車軸(23)和支撐柱(34)前側的鉸接座連接,所述的二號液壓桿(312)兩端分別與后車軸(24)和支撐柱(34)后側的鉸接座連接;所述的輔助支撐桿(35)鉸接在平衡器(33)的左右兩側;
所述的輪椅座(4)固定在支撐柱(34)頂端,且輪椅座(4)還與輔助支撐桿(35)的頂部固定,輪椅座(4)上設置有操作按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滁州普立惠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未經滁州普立惠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0735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爬坡電動輪椅車
- 下一篇:一種醫用安全下樓推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