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航空電子仿真測試平臺I/O管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05694.0 | 申請日: | 2017-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95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3 |
| 發明(設計)人: | 榮建剛;周明;雷婉琦;賴世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F13/20 | 分類號: | G06F13/20;G06F9/455;G06F16/22;G06F16/28 |
| 代理公司: | 成飛(集團)公司專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純武 |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航空 電子 仿真 測試 平臺 管理 系統 | ||
1. 一種航空電子仿真測試平臺I/O管理系統,包括:設置在輸入/輸出I/O接口通道上,用于實現I/O數據與航空電子接口控制文檔應用層協議數據ICD變量的I/O映射組件、I/O配置文件,實現I/O遠程調用的I/O虛擬化組件和ICD變量存儲組件,以及I/O管理子系統,其特征在于,I/O管理子系統通過I/O接口通道、I/O映射和ICD變量三個基本元素構成可配置編輯的I/O子系統;航空電子仿真測試軟件或專用測量儀器總線分層軟件將航空電子仿真測試系統使用的I/O資源按照功能分為航空I/O總線、離散量信號I/O和模擬量信號I/O接口,將各種類型的航空電子I/O接口資源抽象為不同類型的輸入/輸出I/O接口通道,并通過I/O資源映射關系表和I/O映射組件將I/O接口通道引入XML配置文件與接口控制文件變量形成自定義快速轉換,將I/O接口通道數據轉換為I/O管理子系統應用層協議數據ICD變量; ICD變量存儲組件實時訪問I/O變量數據和ICD變量的更新過程,將I/O映射組件和I/O虛擬化組件從實時數據庫采樣的數據發送給關系數據庫存儲,將關系數據庫的索引為時間戳標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電子仿真測試平臺I/O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航空電子仿真測試軟件基于I/O管理子系統架構組件積木式方案,組成給定接口組件的積木層,每層僅完成該層的功能,并只與相鄰層通信,且由給定接口的組件組成的每一層, 在I/O接口不變的前提下實現接口組件的替換。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電子仿真測試平臺I/O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航空電子仿真測試軟件使用句柄編號來表示各種I/O接口通道子系統,將每種I/O通道的屬性由XML描述,按照功能將I/O資源劃分為總線資源、離散信號資源、模擬信號資源和通用或專用測量儀器資源,根據航空電子系統使用I/O類型分類,分為總線I/O、模擬量I/O和離散量I/O。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電子仿真測試平臺I/O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航空電子仿真測試軟件將每種I/O都設計為具有相通的I/O驅動接口,時間戳,FIFO數據傳輸隊列的I/O抽象設計元素。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電子仿真測試平臺I/O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航空電子仿真測試軟件根據I/O驅動應用程序接口API,初始化I/O接口通道,使用通道屬性XML調用I/O驅動,完成數據的收發。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電子仿真測試平臺I/O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I/O映射組件用I/O資源映射關系表配置I/O接口通道與ICD變量的映射關系,直接訪問航空電子仿真測試軟件程序定義的ICD變量。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電子仿真測試平臺I/O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I/O映射組件定制專用型號的適配器,完成總線消息的組包和解包。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電子仿真測試平臺I/O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ICD變量是通過命名標識索引的一種數據類型,包含了最小值、最大值、數據類型、單位、更新方式和刷新周期應用層協議數據ICD的附加屬性。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電子仿真測試平臺I/O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實時數據庫采用采樣機制,通過哈希HASH算法計算成標識了內存地址的索引Key,用Key/Value存儲技術存儲I/O子管理系統中時間戳最新的ICD變量,將變量內容Value存儲在預分配內存中。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電子仿真測試平臺I/O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實時數據庫將包含變量內容、時間戳和數據的I/O資源映射關系內容,按照時間戳順序存儲I/O變量,將ICD變量存儲于關系數據庫,當有新的I/O變量更新,首先根據ICD變量索引變量地址,將讀取的ICD變量內容提交給關系數據庫存儲,把更新的I/O變量寫入實時數據庫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經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0569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