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旋轉密封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04961.2 | 申請日: | 2017-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1851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明(設計)人: | 熊大柱;周英輝;趙雷剛;萬曉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D5/02 | 分類號: | F17D5/02;F17D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 地址: | 430084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旋轉 密封 監測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旋轉密封監測系統,屬于船用機械領域。該旋轉密封監測系統包括引流管、監測罐和處理器,監測罐包括罐體和罐蓋,罐蓋設置在罐體上,以密封罐體,引流管連通旋轉接頭的泄漏檢測口和監測罐,監測罐上設有液位傳感器,液位傳感器與處理器電連接,罐蓋上設有排氣閥,排氣閥的控制端與處理器電連接,處理器用于在液位傳感器檢測到監測罐內的液位超過設定高度時,控制排氣閥關閉,通過在監測罐上設置液位傳感器,從而當液位傳感器檢測到監測罐內有油液時,及時發現旋轉接頭出現泄漏,同時處理器可以在液位傳感器檢測到監測罐內的液位超過設定高度時將排氣閥關閉,避免油液通過排氣閥泄漏到海洋中,造成環境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船用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旋轉密封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單點系泊系統作為海上中轉終端,可以供大型船舶系泊和裝卸原油。單點系泊系統通常由一個浮筒、設置在浮筒上的旋轉接頭和水下軟管組成,旋轉接頭的一端與水下軟管連接。浮筒漂浮在海面上,油輪通過漂浮軟管與旋轉接頭的另一端連接,從而可以將油輪上的原油通過水下軟管送入海底管線,再輸到岸上的原油儲罐中。
旋轉接頭主要包括上管體和下管體,上管體和下管體對接,且可以相對自由轉動,漂浮軟管與上管體連接,水下軟管與下管體連接,上管體和下管體的連接處通常會設置多道密封圈,以避免出現泄漏。旋轉接頭上通常還設置有泄漏檢測口,泄露檢測口與相鄰兩道密封圈之間的間隙連通,當一道密封圈發生泄漏時,泄漏的油液會通過泄露檢測口流出,以及時提醒工作人員對密封圈進行替換。
由于旋轉接頭漂浮在海上,使得工作人員難以及時的發現油液出現了泄漏,同時泄漏出來的油液容易流進海洋中,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難以及時發現旋轉接頭出現泄漏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旋轉密封監測系統。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旋轉密封監測系統,所述旋轉密封監測系統適用于單點系泊系統的旋轉接頭,所述旋轉密封監測系統包括引流管、監測罐和處理器,所述引流管和所述監測罐均設置在所述旋轉接頭的裙板上,所述監測罐包括罐體和罐蓋,所述罐蓋設置在所述罐體上,以密封所述罐體,所述引流管連通所述旋轉接頭的泄漏檢測口和所述監測罐,所述監測罐上設置有用于檢測所述監測罐內的液位的液位傳感器,所述液位傳感器與所述處理器電連接,所述罐蓋上設置有與所述監測罐連通的排氣閥,所述排氣閥的控制端與所述處理器電連接,所述處理器用于在所述液位傳感器檢測到所述監測罐內的液位超過設定高度時,控制所述排氣閥關閉,所述旋轉密封監測系統還包括緩沖罐,所述緩沖罐與所述排氣閥連通,所述緩沖罐上設置有空氣泵和氣壓傳感器,所述空氣泵與所述緩沖罐連通,所述氣壓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緩沖罐內的氣壓。
可選地,所述罐蓋上設置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液位傳感器插裝在所述第一插孔中,所述排氣閥插裝在所述第二插孔中。
進一步地,所述引流管連接在所述罐體的底部。
可選地,所述引流管上設置有第一球閥,所述第一球閥用于控制所述引流管的導通和關斷。
可選地,所述引流管上還設置有第二球閥,所述第二球閥設置在所述監測罐和所述第一球閥之間,所述第二球閥的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一球閥和所述監測罐之間的引流管連通,所述第二球閥的第二油口與外界連通。
具體地,所述引流管上還設置有第三球閥,所述第三球閥用于控制所述引流管的導通和關斷,且所述第三球閥設置在所述監測罐和所述第二球閥之間。
可選地,所述緩沖罐的容積至少為所述監測罐的容積的5倍。
可選地,所述罐蓋上還插設有油尺。
可選地,所述旋轉密封監測系統還包括報警器,所述報警器與所述處理器電連接,所述處理器還用于當所述監測罐內的液位超過設定高度時,控制所述報警器發出警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0496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