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填充墻砌體門窗邊混凝土預制塊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04614.X | 申請日: | 2017-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308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1 |
| 發明(設計)人: | 鄒仕山;陳世華;陳醒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14 | 分類號: | B28B1/14;B28B7/24;B28B7/38;B28B11/24 |
| 代理公司: | 馬鞍山市金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鵬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填充 墻砌體 門窗 混凝土 預制 制作方法 | ||
1.一種填充墻砌體門窗邊混凝土預制塊的制作方法,其特點是:先在平整的場地上鋪設隔離層,在此隔離層上安裝澆筑門窗邊混凝土預制塊的組合式模板,然后在模板上對應與預制塊接觸的面上涂刷隔離劑,最后向組合式模板中澆筑混凝土并養護成形;該一種填充墻砌體門窗邊混凝土預制塊的制作方法,其制作步驟為:一)、選擇場地,二)、制作、安裝組合式模板,三)、涂刷隔離劑,四)、澆筑、養護混凝土;其中:
一)、選擇場地:選擇平整的混凝土場地,在此場地上鋪設混凝土的隔離層(1),此隔離層(1)的左右向的長度大于左右兩端側模板Ⅱ(6)的外表面之間的距離,此隔離層(1)的前后向的寬度大于前后兩根背楞(5)的外表面之間的距離;
二)、制作、安裝組合式模板:按照設計,此組合式模板包括前模板組、后模板組、側模板Ⅱ(6)和步步緊(7),所述的前模板組與后模板組的結構相同且呈對稱設置,所述的后模板組又包括固定板(2)、側模板Ⅰ(3)、卡槽(4)和背楞(5);
2-1)、制作側模板Ⅱ:按照設計,所述的側模板Ⅱ(6)的前后向的長度等于預制塊的長度+側模板Ⅰ(3)的厚度×2,其前后向的凈空間長度等于砌塊即加氣塊或空心磚的高度,側模板Ⅱ(6)的垂直面的上下向的高度等于預制塊的厚度;
2-2)、制作側模板Ⅰ:按照設計,所述的側模板Ⅰ(3)的垂直面的高度等于預制塊的厚度,側模板Ⅰ(3)的左右向的長度等于預制塊的寬度并等于墻體的厚度;
2-3)、安裝側模板Ⅰ:將制作好的各側模板Ⅰ(3)自左至右地間隔固定安裝在呈立面狀的固定板(2)的前表面上,所述的固定板(2)的高度等于預制塊的厚度,所述的固定板(2)的長度大于左右兩端側模板Ⅱ(6)的外表面之間的距離,在兩兩相鄰的側模板Ⅰ(3)之間均設置卡槽(4),所述的卡槽(4)的寬度等于側模板Ⅱ(6)的厚度+1mm;
2-4)、安裝背楞:在固定板(2)的后表面上自上至下間隔地固定安裝背楞(5),所述的背楞(5)呈水平狀放置;
2-5)、安裝側模板Ⅱ:在前模板組與后模板組中的各兩兩對應的卡槽(4)中固定安裝側模板Ⅱ(6);
2-6)、安裝步步緊:校正各側模板Ⅰ(3)和各側模板Ⅱ(6),均保持90°的垂直角,符合標準后,用步步緊(7)固定前模板組與后模板組中的各兩兩對應的背楞(5);
三)、涂刷隔離劑:接著在側模板Ⅰ(3)、側模板Ⅱ(6)上對應位于與預制塊的接觸面上采用常規工藝涂刷隔離劑;
四)、澆筑、養護混凝土:最后,采用常規工藝向組合式模板中澆筑混凝土并養護成形,使混凝土預制塊達到拆模板的強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填充墻砌體門窗邊混凝土預制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隔離層(1)用塑料薄膜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填充墻砌體門窗邊混凝土預制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背楞(5)用寬×高為50mm×100mm的方木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填充墻砌體門窗邊混凝土預制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此兩兩相鄰的背楞(5)之間的上下間距≤5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04614.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紅外感應裝置的美甲機
- 下一篇:一種自動涂覆人體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