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氯泳池消毒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04317.5 | 申請日: | 2017-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59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9 |
| 發明(設計)人: | 蘇志成;董倩;董蕾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博納源環??萍加邢薰?/a> |
| 主分類號: | C02F9/00 | 分類號: | C02F9/00;C02F103/42;C02F1/78;C02F1/28;C02F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 地址: | 100119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泳池 消毒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系統領域,具體涉及無氯泳池消毒系統及方法。所述消毒系統包括毛發過濾器(5)、循環水增壓泵(7)、第一過濾器(11)、臭氧毀滅器(20)、光催化裝置(22)、活性炭裝置(23)、金屬離子殺菌裝置(25)、第二過濾器(26)、水加熱器(28)以及電氣控制系統;還包括高濃度臭氧發生器(18)、臭氧殺菌混合泵(16)以及臭氧反應罐(19)。所述消毒方法將即時殺菌和持續殺菌相結合,在沒有余氯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對泳池進行有效消毒。同時,臭氧氧化消毒采用了分流氧化消毒的方式,在全體殺菌的目的下,能夠節省成本費用。所述消毒系統使用流程簡單、適用廣泛,并具有低能耗、節約成本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系統領域,具體涉及無氯泳池消毒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絕大多數游泳池使用次氯酸鈉來進行殺菌消毒。為此,游客不得不忍受次氯酸鈉帶來的異味和可能引起的皮膚及黏膜發炎問題。次氯酸鈉對于敏感人群還可能造成更大危害。因此,用次氯酸鈉類的殺菌消毒產品的泳池不適合皮膚敏感人群如老人、兒童、嬰兒等。
使用次氯酸鈉消毒后,水中會存在一定量的余氯。然而,現有飲用水系統、泳池系統等水處理系統的消毒,都對余氯有依賴性。余氯雖然能殺菌消毒,但也對人體有危害。1974年荷蘭Rook和美國Belier首次發現余氯化物和氯消毒過的水中存在三鹵甲烷(THMS)、氯仿等消毒副產物(DBPS),而且具有致癌、致突變作用。80年代中期,人們又發現另一類鹵乙酸(HAAS),致癌風險更大,例如氯仿、二氯乙酸(DCH)和三氯乙酸(TCA)的致癌風險分別是三氯甲烷的50倍和100倍。到目前為止,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已在水源中檢測出2221種有機污染物,而在自來水中發現65種,其中致癌物20種,致突變物56種。
隨著公共泳池的消毒對余氯的要求越來越高,泳池中的水受到化學污染也越來越重。同時,余氯的氣味也讓人難以忍受。而對于皮膚敏感人群,余氯的存在則使他們不能在公共泳池活動,否則會有皮膚不適甚至病變的可能。而嬰兒或者兒童泳池也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殺菌,但又不影響孩子健康的新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氯泳池消毒方法,將即時殺菌和持續殺菌相結合,避免在消毒過程中對余氯的依賴。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無氯泳池消毒系統,采用高濃度臭氧發生器即時產生臭氧,實現對泳池中的水的徹底消毒。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
無氯泳池消毒系統,用于泳池1的消毒,所述無氯泳池消毒系統包括毛發過濾器5、循環水增壓泵7、第一過濾器11、高濃度臭氧發生器18、臭氧殺菌混合泵16、臭氧反應罐19、臭氧毀滅器20、光催化裝置22、活性炭裝置23、金屬離子殺菌裝置25、第二過濾器26、水加熱器28以及電氣控制系統。其中:
泳池1側壁上設有布水器29以及出水口;出水口通過管道與毛發過濾器5的進水口連通,毛發過濾器5的出水口通過管道與循環水增壓泵7的進水口連通。
循環水增壓泵7的出水口通過管道與第一過濾器11的進水口連通,循環水增壓泵7與第一過濾器11連通的管道上設有進水自動閥門9。
第一過濾器11的出水口與光催化裝置22的進水口通過分流管道38相連通。分流管道38上設置有產水自動閥門14,產水自動閥門14的出水端設置分流口,該分流口通過管道與臭氧殺菌混合泵16的進水口連通。
反沖洗分流管路12的一端與循環水增壓泵7的出水口與進水自動閥門9的進水端之間的管道連接,反沖洗分流管路12的另一端與第一過濾器11的出水口和產水自動閥門14的進水口之間的管道連接。反沖洗分流管路12上設置反沖洗自動閥門8。進水自動閥門9的出水端與第一過濾器11的進水端之間的管道上設置反沖洗排放分流管道,反沖洗排放分流管道上設置反沖洗排放自動閥門10。
第一過濾器11的出水口和產水自動閥門14的進水口之間的管道上還連接有正洗排放自動閥門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博納源環??萍加邢薰?,未經北京博納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0431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SCR催化劑再生廢水的廢水零排放處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反滲透濃水再濃縮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