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性防腐涂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03857.1 | 申請日: | 2017-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419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英強;閆雅賢;王晨蕾;李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D175/04 | 分類號: | C09D175/04;C09D5/08;C09D7/12;C08G18/63;C08F291/10;C08F29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吳寶根 |
| 地址: | 200235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性 防腐涂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涂料,具體來說是一種水性防腐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防腐蝕涂料的市場需求與分布主要集中在下列行業:(1)化工與石油化工行業;(2)鐵路、公路橋梁;(3)電力和能源工業;(4)船舶、集裝箱行業(5)機床及機械行業。溶劑型防腐蝕涂料因其優異的性能而被廣泛用于海工、石油化工、管道、工業防腐涂料等多種應用領域。近年來,由于全球各國對環境保護的關注,用水性涂料技術來替代溶劑型涂料已經成為涂料的發展趨勢。與溶劑型涂料相比,水性涂料具有較低的VOC 含量,極少的氣味,不易燃燒,使用安全,可用水清洗等諸多優點。水性防腐涂料與溶劑型防腐涂料體系類似,大多由三層涂層構成防腐涂料體系,其中面漆要具有:(1)保護內涂層;(2)遮蔽紫外線,以減小對涂層的破壞;(3)起裝飾作用。為達到上述要求需在防腐涂料的制造過程中加入具備良好防腐性能、耐候性能的主要成膜物質-水性樹脂。目前已有的防腐涂料面漆用水性樹脂主要有水性丙烯酸酯樹脂、水性聚氨酯樹脂、水性有機氟樹脂,這類樹脂功能比較單一,只具備耐候性能或只具有成膜功能等。限制了這類水性樹脂在水性防腐涂料上的使用。
基于以上背景,需要發展一種環保、性能接近溶劑型的水性防腐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性防腐涂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的這種水性防腐涂料及其制備方法要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防腐涂料面漆用水性樹脂功能比較單一、只具備耐候性能或只具有成膜功能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性防腐涂料,按重量份數計算,其原料組成及含量如下:
親水改性脂肪族聚異氰酸酯固化劑10-40份
長效水性樹脂100-120份
流平劑0.05-0.1份
潤濕劑1-10份
增稠劑1-3份
消泡劑0.2-1份
成膜助劑2-5份
催化劑0.02-1.0份
緩蝕劑20-30份
顏填料15-30份
去離子水20-40份
其中,所述的緩蝕劑為磷酸鋅、三聚磷酸二氫鋁、磷酸氫鈣、羥基亞磷酸鋅或者復合鐵鈦粉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
所述的顏填料為復合鐵鈦粉、鈦白粉、滑石粉、氧化鐵紅、硫酸鋇、碳酸鋇或者膨潤土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
所述的催化劑為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辛酸亞錫、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與辛酸亞錫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長效水性樹脂為環氧樹脂、氯醚樹脂、丙烯酸酯經接枝反應后水性化后得到的水性樹脂。
所述的親水改性脂肪族聚異氰酸酯固化劑為德國拜耳公司的Bayhydur XP 2655;
所述的流平劑為BYK公司的BYK 346;
所述的潤濕劑為美國陶氏公司的NP-100;
所述的增稠劑為羅門哈斯有限公司的RM 825;
所述的消泡劑為德國漢高公司的Nopco NXZ ;
所述的成膜助劑為美國陶氏化學公司的二丙二醇丁醚。
進一步的 ,所述的一種水性防腐涂料,按重量份數計算,其原料組成及含量如下:
親水改性脂肪族聚異氰酸酯固化劑5份
長效水性樹脂60份
流平劑0.05份
潤濕劑1份
增稠劑1份
消泡劑0.2份
成膜助劑2份
催化劑0.02份
緩蝕劑20份
顏填料15份
去離子水20份
其中所述的親水改性脂肪族聚異氰酸酯固化劑為德國拜耳公司的Bayhydur XP 2655;
所述的流平劑為BYK公司的BYK 346;
所述的潤濕劑為美國陶氏公司的NP-100;
所述的增稠劑為羅門哈斯有限公司的RM 825;
所述的消泡劑為德國漢高公司的Nopco NXZ;
所述的成膜助劑為美國陶氏化學公司的二丙二醇丁醚;
所述的緩蝕劑為磷酸鋅、三聚磷酸二氫鋁按質量比1:1組成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
顏填料為鈦白粉、滑石粉按質量比10:3組成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
所述的催化劑為二月桂酸二丁基錫;
所述的長效水性樹脂按重量份數計算。
進一步的 ,所述的一種水性防腐涂料,按重量份數計算,其原料組成及含量如下:
親水改性脂肪族聚異氰酸酯固化劑8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未經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0385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