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體式競技用甲胄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03413.8 | 申請日: | 2017-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1926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8 |
| 發明(設計)人: | 溫陳華;邱林;趙榆新;羅蛟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漢興甲胄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1D13/00 | 分類號: | A41D13/00;A41D31/24 |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張亦凡 |
| 地址: | 650000 ***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體式 競技 甲胄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運動護具,具體為分體式競技用甲胄,其特征在于該甲胄由胸甲、臂甲、腹甲、腰甲及吊腿組成,各部分方便拆卸,靈活組裝,連接巧妙,分層穿戴,保護性能佳;材質采用多層復合結構,材質輕量化且有防撞防刺功能,背心的安全性明顯優于傳統護甲。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運動護具,具體為分體式競技用甲胄。
背景技術
甲胄作為武士的防護性兵器,在冷兵器時代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甲胄可以較大程度地保護將士身體免遭敵方進攻性兵器的重創,進而能夠增強戰斗力并給敵方以更猛烈的打擊。傳統的甲胄較為笨重,活動不靈活,不利于現代競技的實戰練習,導致搏擊的趣味性不佳。另外,傳統甲胄穿脫步驟較多,耗時較長;且腹甲笨重,難以與胸甲緊密貼合。現有文獻未見記載一種適用于傳統武術競技、輕便且具備防刺效果的運動護具。
發明內容
針對傳統甲胄笨重、不靈活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分體式競技用甲胄。
本發明的分體式競技用甲胄,其特征在于該甲胄由胸甲、臂甲、腹甲、腰甲及吊腿組成,其中:
胸甲采用由前片和后片組成貼合使用者的硬質背心,前片和后片肩部連接處內置柔性材料,兩側通過寬大的魔術扣粘接,魔術扣內置柔性材料;
臂甲通過扣帶固定于胸甲肩部,包括大臂保護構件、護肘及小臂保護構件,大臂保護構件上部為依據使用者肩膀形狀制得弧形薄片I,弧形薄片I兩側分別設置粘扣或皮帶,弧形薄片I下部外側設置弧形薄片II,重合部位打孔后通過繩索首尾連接;護肘上部為依據使用者大臂形狀制得的內保護片,內保護片外側設置外沿向外突起的外保護片,弧形薄片II、內保護片上部以及外保護片重合部位打孔后通過繩索連接,護肘中部的肘部固定片依據使用者肩膀形狀制得,內保護片下部與肘部固定片重合部位打孔后通過繩索連接,肘部固定片兩側設置粘扣或皮帶;小臂保護構件采用依據使用者小臂形狀制得弧形薄片III,肘部固定片下部與弧形薄片III重合部位打孔后通過繩索連接,弧形薄片III兩側粘扣或皮帶;
腹部位置設置腹甲,采用扣帶懸掛于胸甲肩部,腹甲邊緣采用柔性材料制得的薄片,中央采用剛性材料且向外凸起,腹甲前方底部中央縫合庇裩;
兩片腰甲設置于庇裩兩側,三片吊腿分別設置于庇裩及腰甲內側下方,腰甲及吊腿均通過扣帶固定于使用者腰部。
在使用者腰部后覆蓋有護腰,護腰通過皮帶固定于分體式競技用甲胄外。護腰用于遮擋腹甲和腰甲的連接位置,并托起獨立的腹甲,分擔肩部壓力。腰甲用于保護來自前方的攻擊,護腰用于保護后側的攻擊,形成對腰椎的立體防護。
所述的分體式競技用甲胄,胸甲及臂甲采用多層復合結構,外層為工程塑料,內層為超高強纖維布料。
所述的分體式競技用甲胄,腰甲、吊腿及護腰采用多層布粘接而成。
本發明的甲胄各部件方便拆卸,靈活組裝:胸甲肩部和兩側寬大的魔術扣內置柔性材料,一方面增加穿戴舒適性,另一方面可緩沖作用力;腹甲邊緣軟佩戴舒適,且堅硬的中部能保護沒有骨架支撐的腹部;庇裩用于保護人體襠部,腰甲及護腰用于保護腰椎部位,吊腿用于保護人體腿部。本發明的分體式競技用甲胄,連接巧妙,分層穿戴,保護性能佳;材質采用多層復合結構,材質輕量化且有防撞防刺功能,背心的安全性明顯優于傳統護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胸甲1、臂甲2、腹甲3,腰甲4,吊腿5。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漢興甲胄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未經云南漢興甲胄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034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護服及防護套裝
- 下一篇:適用于高海拔攀登的連體衣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