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養殖原水的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03403.4 | 申請日: | 2017-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623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楊移斌;艾曉輝;楊秋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嘉興永航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侯蘭玉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養殖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養殖原水的處理方法,處理方法簡單,結合新型處理劑處理和電化水殺菌處理,有效降低了養殖原水中的COD和氨氮量以及毒性,提高養殖原水品質,從源頭上保證養殖水產品的食用安全。本發明采用了新型處理劑,以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為主,有較好的絮凝能力和抗污垢再沉淀能力,輔以石棉、三氯化鐵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銨,增強了絮凝能力,并結合復合微生物和次氯酸鈣除臭殺菌,硅酸鈉可促進各組分在水中的均勻分散,增強對養殖原水的處理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養殖原水的處理方法。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水產養殖規模的擴大和對養殖產量的追求,養殖水環境的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目前的養殖水環境污染包括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營養鹽污染,以及重金屬、農藥、除草劑、殺菌消毒劑和抗生素等環境激素污染,毒性強,對水產育苗構成極大的威脅。
為了保證水產育苗的需要,應當對養殖原水進行有效的凈化處理。目前并沒有特別針對養殖原水的處理方法,一般采用普通的水處理方法,比如過濾法和常規生化法,通過沉淀、過濾、氣浮和消毒等工藝進行水處理。但是,這些普通的水處理方法只能對水體中濁度、懸浮物、膠體雜質和病菌等具有較好的處理效果,對養殖原水中普遍存在的農藥、除草劑和消毒劑等小分子難降解有機物幾乎沒有處理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養殖原水的處理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養殖原水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養殖原水引入反應池;
(2)在反應池中投放處理劑,充分混合連續曝氣,所述處理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的:聚丙烯酰胺28~3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2~26份,石棉10~15份,三氯化鐵12~15份,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銨5~9份,復合微生物5~8份,次氯酸鈣4~6份,硅酸鈉4~6份;
(3)潑灑電化水進行殺菌處理,啟動陶瓷膜固液分離設備,排出凈化后的養殖原水。
優選的,步驟(2)中充分混合連續曝氣使反應池內水溶氧不低于2mg/L。
優選的,步驟(2)中處理劑的投放量為養殖原水重量的0.2~0.3%,處理時間為12~18小時。
優選的,步驟(2)中的復合微生物為膠質芽孢桿菌、哈茨木霉菌和屎腸球菌組成的混合菌種粉末,每個菌種含量分別為1×106~1×108個細胞/g。
優選的,步驟(2)中處理劑是將各組分混合均勻得到的。
優選的,步驟(3)中電化水是采用電化學水處理設備對質量濃度不低于2‰的氯化鈉溶液制備得到,各項指標如下:有效氯質量濃度為70~100mg/L,臭氧3~4mg/L,pH為6.5~7.5,氧化還原電位為900~1100mV,雙氧水15~20mg/L。
優選的,步驟(3)中電化水的潑灑量為養殖原水重量的2~5%。
優選的,步驟(3)中電化水處理時間為3~4小時。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處理方法簡單,結合新型處理劑處理和電化水殺菌處理,有效降低了養殖原水中的COD和氨氮量以及毒性,提高養殖原水品質,從源頭上保證養殖水產品的食用安全。
本發明采用了新型處理劑,以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為主,有較好的絮凝能力和抗污垢再沉淀能力,輔以石棉、三氯化鐵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銨,增強了絮凝能力,并結合復合微生物和次氯酸鈣除臭殺菌,硅酸鈉可促進各組分在水中的均勻分散,增強對養殖原水的處理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034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乙酸鈉作為污水處理廠外加碳源的應用
- 下一篇:一種中藥生產污水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