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薄帶連鑄工藝的取向硅鋼快速二次再結晶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02833.4 | 申請日: | 2017-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6469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洋;張元祥;方烽;蘭夢飛;盧翔;李成剛;曹光明;袁國;王國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38/02 | 分類號: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1D8/12;B22D11/06;B22D11/124 |
| 代理公司: | 沈陽優普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張志偉 |
| 地址: | 110819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薄帶連 鑄工 取向 硅鋼 快速 二次 再結晶 方法 | ||
1.一種基于薄帶連鑄工藝的取向硅鋼快速二次再結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進行:
(1)按設定成分冶煉鋼水,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為:C≤0.003%,Si 2.0~4.5%,Mn0.1~0.25%,Al≤0.002%,S≤0.002%,N≤0.003%,余量為Fe;
(2)薄帶連鑄過程:將鋼水通過澆口進入中間包,中間包預熱溫度1200~1250℃,控制鋼水進入熔池時過熱度為10~15℃,鋼水通過中間包進入薄帶連鑄機后形成鑄帶,控制鑄速50~70m/min,控制熔池液位高度150~180mm,控制鑄帶厚度1.0~2.0mm;鑄帶出輥后冷卻采用氬氣冷卻,控制冷卻速度50~70℃/s;
(3)將鑄帶去除氧化皮后在氬氣氛中熱處理,溫度為1100~1200℃,保溫時間為10~15h,氣氛露點控制為10~20℃,促使{110}面晶粒異常長大,鑄帶熱處理后{110}取向晶粒比例達到90%以上;
(4)經熱處理后的酸洗鑄帶直接進行一階段冷軋,冷軋壓下量為70~80%;
(5)冷軋板在純干氫條件下退火,氣氛露點≤-30℃,直接升溫至950~1085℃保溫5~15min,完成二次再結晶過程,取向硅鋼磁性能為:P17/50為0.95~1.4W/kg,軋向磁感B8為1.82T以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薄帶連鑄工藝的取向硅鋼快速二次再結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帶連鑄經過氬氣氛條件高溫保溫,氬氣體積純度為99.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薄帶連鑄工藝的取向硅鋼快速二次再結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軋帶和快速二次再結晶取向硅鋼帶的厚度在0.2~0.3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0283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