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痘痘自動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00574.1 | 申請日: | 2017-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744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黃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品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7/70 | 分類號: | G06T7/7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黎祖琴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痘 自動檢測 方法 | ||
1.一種痘痘自動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S100獲取原始圖像;
S200通過對原始圖像的膚色過濾和人臉關鍵點定位,獲取原始圖像的膚色二值化圖;
S300利用膚色二值化圖,提取痘痘的連通域;
S400根據痘痘的連通域,初步篩選原始圖像中的痘痘區域;
S500對痘痘區域進行篩選,根據痘痘局部特征進行篩除得到痘痘的精確區域;
其中,所述步驟S200具體包括:
S210膚色檢測:利用膚色檢測算法對原始圖像進行膚色檢測,得到單通道膚色概率圖;
S220圖像二值化處理:對所述單通道膚色概率圖進行二值化處理,得到二值圖;
S230膚色連通域標記:對二值圖進行連通域標記,得到標記圖Ⅰ;
S240人臉區域膚色過濾:找出標記圖Ⅰ中各個膚色連通域中與人臉區域重疊最大的一個連通域,更新標記圖Ⅰ獲得標記圖Ⅱ;
S250連通域空洞消除;對標記圖Ⅱ進行膨脹腐蝕操作,得到標記圖Ⅲ;
S260檢測原始圖像的人臉關鍵點,通過關鍵點將標記圖Ⅲ中的眉毛、眼睛、鼻孔和嘴唇區域像素值置為0,得到膚色二值化圖;
所述步驟S300具體包括:
S310將原始圖像轉換為灰度圖Ⅰ;
S320對灰度圖進行半徑為4的均值模糊得到灰度圖Ⅱ,對灰度圖進行半徑為8的均值模糊得到灰度圖Ⅲ;
S330生成反差圖:計算灰度圖Ⅰ與灰度圖Ⅱ的差值,獲得反差圖Ⅰ;計算灰度圖Ⅰ與灰度圖Ⅲ的差值,獲得反差圖Ⅱ;
S340對反差圖Ⅰ和反差圖Ⅱ進行二值化處理;
S350通過對二值化后的反差圖Ⅰ和反差圖Ⅱ比較,生成暗部區域二值化圖;
S360連通域提取:
a.對暗部區域二值化圖進行連通域標記,得到連通域集合CC_total={CCi|(i=1,2,3,…,maxCCNum)},
其中,CCi表示第i個連通域,maxCCNum表示連通域個數,j為像素Pj在圖中的位置索引,I_diff_binary為暗部區域二值化圖;
b.求連通域集合參數,所述連通域集合參數包括:各個連通域的外接矩形長CC_Rect_w和寬CC_Rect_h;各個連通域中位于非膚色區域的元素個數其中SKIN_BINARY_MASK為膚色二值化圖;以及各個連通域的元素個數CC_elemNum=Card(CC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痘痘自動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20中圖像二值化處理過程為:Px=PxThreshold?1:0;其中Px為單通道膚色概率圖中的像素,x為單通道膚色概率圖像素位置坐標索引;Threshold為二值化閾值。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痘痘自動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40所述的人臉區域膚色過濾包括步驟:
S241初始化直方圖數組Hist_Skin為0,掃描標記圖Ⅰ;若當前像素位置坐標索引y在人臉區域內,則直方圖數組Hist_Skin[Py]加1;其中,y為標記圖Ⅰ的像素位置坐標索引,Py為標記圖Ⅰ的像素值;
S242求最大連通域標號即直方圖數組Hist_Skin中最大值的索引,Max_label為標記圖Ⅰ中的最大標號;
S243重新標記:掃描標記圖Ⅰ,將各個像素重新標記,Py=Py==MaxRegionLabel?1:0;得到標記圖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品果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品果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0057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