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固定點焊設備的夾緊結構及其夾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00420.2 | 申請日: | 2017-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0901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趙瑞;陳明鑫;王賓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11/31 | 分類號: | B23K11/31;B23K11/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吳蘭柱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固定 點焊 設備 夾緊 結構 及其 方法 | ||
1.一種固定點焊設備的夾緊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焊接臂、第二焊接臂、轉接板、底座及氣動機構;
所述第一焊接臂通過所述轉接板與所述底座轉動連接;所述第二焊接臂與所述底座轉動連接;所述第一焊接臂的焊接頭與所述第二焊接臂的焊接頭相對設置;
所述氣動機構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焊接臂轉動連接,所述氣動機構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焊接臂轉動連接;
所述氣動機構包括氣缸缸體、第一活塞片、第二活塞片、第一活塞桿、第二活塞桿;
所述第一活塞片及所述第二活塞片均設置于所述氣缸缸體內;所述第一活塞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活塞片上,所述第一活塞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焊接臂活動連接;
所述第二活塞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活塞片上,所述第二活塞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焊接臂活動連接;
所述第一活塞片及所述第二活塞片將所述氣缸缸體分為三個腔室,分別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
在所述缸體上設置有第一單向限壓閥、第二單向限壓閥、第三單向限壓閥、第一氣路開關、第二氣路開關及第三氣路開關;
所述第一單向限壓閥及所述第一氣路開關均與所述第一腔室連通;所述第二單向限壓閥及所述第二氣路開關均與所述第二腔室連通;所述第三單向限壓閥及所述第三氣路開關均與所述第三腔室連通;
所述第一單向限壓閥的極限壓力與所述第三單向限壓閥的極限壓力相等,且均大于所述第二單向限壓閥的極限壓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點焊設備的夾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臂包括第一焊接臂本體,在所述第一焊接臂本體的上方彎折成第一焊接臂的焊接頭,在所述第一焊接臂上設置有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轉接板固定連接;
在所述第一焊接臂的下側設置有第一氣動機構連接部,用于同所述氣動機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點焊設備的夾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臂的焊接頭與所述第一焊接臂本體之間為弧形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點焊設備的夾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臂包括第二焊接臂本體,在所述第二焊接臂本體的上方彎折成第二焊接臂的焊接頭,在所述第二焊接臂上設置有第二連接部,在所述第二連接部上設置有通孔,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底座轉動連接;
在所述第二焊接臂的下側設置有第二氣動機構連接部,用于同所述氣動機構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點焊設備的夾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臂的焊接頭垂直于所述第二焊接臂本體。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點焊設備的夾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及底板;所述第一支撐板與所述第二支撐板相互平行且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所述第二連接部及所述轉接板的一端均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板與所述第二支撐板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點焊設備的夾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氣路開關、所述第二氣路開關及所述第三氣路開關均通過導通氣管連接。
8.一種固定點焊設備的夾緊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的夾緊結構,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焊接臂與第二焊接臂處于打開狀態,將被焊零件放置于所述第一焊接臂與所述第二焊接臂之間;
將第一單向限壓閥、第二單向限壓閥及第三單向限壓閥均切換為排氣狀態;同時打開所述第一氣路開關、所述第二氣路開關及所述第三氣路開關;
第一活塞桿在第一活塞片的帶動下向右移動,同時,第二活塞桿在第二活塞片的帶動下向左移動,使得所述第一焊接臂和所述第二焊接臂做夾緊所述被焊零件的運動;
當所述第一焊接臂及所述第二焊接臂與所述被焊零件之間的擠壓力達到設定壓力時,所述第一焊接臂與所述第二焊接臂停止夾緊運動;
關閉所述第一氣路開關、所述第二氣路開關及所述第三氣路開關,并切換所述第二單向限壓閥為進氣狀態;
完成焊接工作后,切換所述第二單向限壓閥為排氣狀態,所述第一單向限壓閥及所述第三單向限壓閥均切換為進氣狀態;所述第一活塞片帶動所述第一活塞桿向左運動,同時所述第二活塞片帶動所述第二活塞桿向右運動;此時,第一焊接臂與所述第二焊接臂做遠離所述被焊零件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0042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板件多點焊接裝置
- 下一篇:電力安保輔助監護警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