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發際瘡的外用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98722.0 | 申請日: | 2017-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696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呂燦輝;王雯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士雄聚元醫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7 | 分類號: | A61K36/87;A61K9/08;A61K9/06;A61P17/00;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1023 河南省洛***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用膏藥 外用中藥 發際瘡 外用 洗藥 麝香 純中藥制劑 重量份配比 苦參 臨床應用 清熱解毒 化膿 原料藥 突起 白芷 白蘞 冰片 活血 解表 荊芥 散結 熄風 治療 小米 激素 防風 珍珠 緩解 觀察 吸收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發際瘡的外用中藥。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由以下原料藥按重量份配比制成:荊芥5份?10份,防風5份?10份,白蘞5份?10份,白芷5份?10份,苦參5份?10份,珍珠1份?5份,麝香1份?5份,冰片1份?5份。制為外用洗藥和外用膏藥。本發明針對頸后發際部位出現的小米樣突起,進而增大化膿的病癥,通過解表透疹、清熱解毒、活血散結、養陰熄風來改善癥狀,將外用洗藥和外用膏藥結合使用,達到緩解和治愈的目的,療效顯著,純中藥制劑,不含化工成分,不含任何激素,無副作用,使用方便,易于吸收,見效快,價格低廉。經臨床應用觀察證實,具有高效、長效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涉及一種治療發際瘡的外用中藥。
背景技術
發際瘡常見于頸后發際部位,發病初期局部出現小米狀突起,隨時間增大至黃豆狀,外部堅硬且突出皮膚表面,頂部可見針尖樣白色膿點,底部發紅,具有疼痛和瘙癢感,膿點破損后流出膿液,往往瘡愈又起,難以根治。現代醫學認為發際瘡即項部硬結性毛囊炎,尤其是患有痤瘡及瘢痕疙瘩體質者容易患本病,一般發于項后毛發部位,患處頭發稀少或完全脫落,病程緩慢,常可數年不愈。
現代醫學在治療該病癥上主要采用抗生素類藥物。常采用四環素、麥迪霉素、青霉素等。四環素對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立克次體、濾過性病毒、螺旋體屬乃至原蟲類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是一種廣譜抗菌素,但存在不良反應,如胃腸道癥狀、肝中毒、斑丘疹、紅斑、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并且具有耐藥性;麥迪霉素對大多數細菌的作用較紅霉素略遜,對革蘭陽性菌如金葡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表葡萄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等以及某些革蘭陰性菌如奈瑟菌等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且不易誘導細菌產生耐藥性,但存在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皮疹、藥物熱等副作用,并有過敏反應,過敏者及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青霉素使用較為常見,存在的主要問題即過敏反應強烈,無法針對所有人群使用,具有局限性。
中醫認為發際瘡多因濕熱內蘊,兼以外感風熱之邪,阻于經絡,上壅于項部,郁久化毒而成。日久則每兼血瘀,或氣血虛,或腎陰虛需,清熱解毒利濕;病久者根據辨證,分別予以活血化瘀、補益氣血或滋腎養陰,并宜配合外治法。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發際瘡的外用中藥,針對頸后發際部位出現的小米樣突起,進而增大化膿的病癥,通過解表透疹、清熱解毒、活血散結、養陰熄風改善癥狀,將外用洗藥和外用膏藥結合使用,達到緩解和治愈的目的,具有效果穩定,費用低,無痛苦,無副作用,調理周身,長效的優點。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發際瘡的外用中藥,其特征在于以下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
所述的一種治療發際瘡的外用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外用洗藥:將荊芥,防風,白蘞,白芷,苦參放入鍋中熬煮,沸騰后以文火煎煮30分鐘,過濾藥渣取濾液。
外用膏藥:取荊芥,防風,白蘞,白芷,苦參,珍珠,麝香,冰片研磨為細末,加入豆油充分混合為膏狀。
各原料藥藥效如下:
荊芥,別名香荊薺、線薺、四棱桿蒿、假蘇。具有祛風,解表,透疹,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發熱,頭痛,目癢,咳嗽,咽喉腫痛,麻疹,癰腫,瘡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產后血暈。味辛、微苦,性微濕。歸肺、肝經。
防風,別名銅蕓、茴蕓、茴草、百枝、閭根、百蜚、屏風、風肉。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止癢的功效。主治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破傷風,風疹瘙癢,瘡瘍初起。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肺、脾經。
白蘞,別名白根、昆侖、貓兒卵、鵝抱蛋、見腫消。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主治瘡瘍腫毒,瘰疬,燙傷,濕瘡,溫瘧,驚癇,血痢,腸風,痔漏,白帶,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味苦、辛,性微寒。歸心、肝、脾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士雄聚元醫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洛陽士雄聚元醫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987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