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金融交易終端的測試方法及裝置、測試卡、計算機可讀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98001.X | 申請日: | 2017-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9508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歐健成;徐木平;袁華;古裕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邦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F7/12 | 分類號: | G07F7/12;G07F19/00 |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協 |
| 地址: | 519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融交易 終端 測試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可讀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金融交易終端的測試方法及裝置、測試卡、計算機可讀介質,該測試方法包括向測試卡寫入測試案例;金融交易終端向測試卡發送交易指令;測試卡接收交易指令后,應用測試案例對交易指令進行分析,并且返回與交易指令相對應的個人化數據;判斷金融交易終端是否正確處理個人化數據,如是,確認金融交易終端的運行正確性。該裝置用于實現上述的測試方法,該測試卡運行有應用程序,用于實現上述的方法,該計算機可讀介質用于實現上述的測試方法。本發明能測試各種情況下金融交易終端是否出現異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融交易終端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對金融交易終端的測試方法以及實現這種方法的裝置,還涉及用于測試的測試卡、計算機可讀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卡的廣泛應用,人們越來越多的使用智能卡進行消費,典型的智能包括借記卡、信用卡等。智能卡又稱為芯片、IC卡或者CPU卡,智能卡內通常集成一個芯片,芯片可以運行智能卡的操作系統COS,并且在智能卡的操作系統上可以運行各種各樣的應用模塊,如支付的應用模塊,從而使得智能卡具備支付功能。
在使用智能卡進行交易時,往往需要使用能夠與智能卡進行通信的金融交易終端實現,例如POS機等。但是,由于金融交易終端因為故障等原因可能出現異常情況,往往會影響交易的進行,因此需要定期對金融交易終端進行檢測,以確定金融交易終端是否出現異常情況,一旦出現異常情況需要及時修復。
目前檢測金融交易終端正確性的方法是使用符合中國金融行業智能卡規范的智能卡,按照不同的檢測案例來個人化生成對應的測試卡,并且使用該測試卡進行測試。因為所使用的測試卡是符合中國金融行業智能卡規范的智能卡,因此對智能卡的個人化具有局限性,無法對所有檢測案例都可以一一對應生成相應的智能卡,導致無法對金融交易終端遍歷所有的檢測案例,影響了金融交易終端的測試完整性,導致部分故障不能及時發現,影響金融交易終端的使用。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有效檢測金融交易終端是否出現故障的測試方法。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查找各種故障原因的金融交易終端測試裝置。
本發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對金融交易終端進行測試的測試卡。
本發明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種實現對金融交易終端進行測試的計算機可讀介質。
為實現上述的第一目的,本發明提供的金融交易終端的測試方法包括向測試卡寫入測試案例;金融交易終端向測試卡發送交易指令;測試卡接收交易指令后,應用測試案例對交易指令進行分析,并且返回與交易指令相對應的個人化數據;判斷金融交易終端是否正確處理個人化數據,如是,確認金融交易終端的運行正確性。
由上述方案可見,本發明的測試方法中,由于向測試卡加載的測試案例遵從PBOC交易流程,也就是按照中國金融行業智能卡規范所規定的流程,并且可以通過個人化內容來控制智能卡向金融交易終端所返回的響應數據,這樣,就可以覆蓋所有檢測金融交易終端的測試案例,滿足測試的需求。
一個優選的方案是,向測試卡寫入測試案例包括:向測試卡加載測試案例,并且將金融交易終端測試使用的命令報文與命令報文所對應的個人化數據寫入到測試卡中,其中,命令報文與個人化數據是一一對應的。
由此可見,向測試卡寫入的測試案例包括命令報文以及對應的個人化數據,由于寫入的個人化數據可以由于測試人員自行設定,這樣,在滿足中國金融行業智能卡規范所規定的流程的情況下,測試人員可以根據多種不同的情況寫入響應的個人化數據,以確保測試卡能夠完成各種情況下的測試。
進一步的方案是,向測試卡寫入測試案例還包括:向測試卡加載測試案例前,對測試卡進行認證操作,在測試卡通過認證后寫入命令報文及個人化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邦達有限公司,未經金邦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9800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