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酵素果糕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95920.1 | 申請日: | 2017-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145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朝銀;劉競元;趙聲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腸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G3/48 | 分類號: | A23G3/48;A23G3/36;A23G3/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興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615 | 代理人: | 韓龍 |
| 地址: | 650228 云南省昆明***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酵素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果糕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酵素果糕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辭海中酵素是酶的舊稱,但酶(enzyme)是個現代詞匯,而“酵”的淵源很早,如北宋末年朱肱《北山酒經》中的“用酵四時不同,寒即多用,溫即減之”,可見“酵”有酵母之意,故從字面上酵素即酵母之要素。
酶(enzyme)是德國科學家畢希納通過破碎酵母細胞最終確認,故有存在于(en)酵母(zyme)中的活性物之意,畢希納因此獲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后進一步明確酶是各種生化反應的催化劑,能通過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反應速度,但不改變反應的平衡點,具有催化效率高、專一性強、作用條件溫和等特點。并由于酶的化學本質幾乎都是蛋白質,故酶的概念向著學術和深邃的方向發展。然而,“酵(ferment)”的中英文概念仍然沿俗名方向發展,既可作動詞,也可作名詞“發酵”、“酵素”或“發酵物”使用。目前流行的酵素一詞實際上正是后者,它包含了酶及其產酶微生物和相關調節因子以及相互作用因子,如激活劑及抑制劑、協同及反饋調控因子等的微生態整體,可稱之為廣義的酵素。事實上,沒有一定的微生態,菌和酶均不可能發揮任何作用,且同樣的酶和微生物在不同的微生態中會發揮不同的作用。故狹義的酵素與酶同義,但目前多用廣義的酵素。狹義的酵素是各種生物化學反應的生物催化劑,存在于所有活細胞中,是它激活了細胞的活力,使細胞展現出種種生命跡象,是維持機體正常功能、消化食物、修復組織等生命活動的必須物質。酵素是一種特殊的復雜蛋白質,是人體內新陳代謝中各種化學變化最重要的媒介體。酵素可增強人體新陳代謝,清除體內不完全代謝產物,迅速活化生理機能,制造新的細胞,是腸道健康的最佳保障;酵素是美容催化劑,其含有的多種酶類能一直皮膚老化,能參與角質層新陳代謝,修復皺紋,延緩皮膚老化速度,酵素儲存越多,人就越容易呈現健康狀態。
酵素分為體外酵素和體內酵素兩大類,人體內合成的酵素(酶)是有限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污染,體內酵素合成慢慢減少,又由于酶在高溫下會失活,現在人們的熟食習慣使得外源性酵素的攝入減少。由于食物中所含酵素有能力負擔高達75%的消化任務,食物加熱時酵素被破壞,消化任務完全落在消化器官上,因此食物中缺乏酵素容易使消化器官工作過度。當人體優先將體內酵素用于消化器官時,會從免疫系統中奪取酵素而忽略了維護健康的重要任務,最終會導致許多退化性疾病。人體內酵素的不足會導致亞健康、衰老加速、疾病產生。為了延緩衰老,維持健康,人體應該合理從體外補充酵素來滿足新陳代謝的需要,抵抗疾病的侵擾。
果糕又名果條、果丹皮等,傳統由水果打漿、經不同程度調制和熬制定型而成、有一定柔軟彈性的固態食品。著名的有山楂果糕、山楂果條以及江西八大果糕(南酸棗糕、獼猴桃糕、金桔果糕、雞爪梨糕、錐栗糕、奈李肉、青梅糕、臍橙糕)等。在酵素的發酵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殘渣和一些絮凝沉降物,這些殘渣均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果膠等,現有的發酵技術中,發酵殘渣和沉降物均丟棄,不僅造成浪費,而且沒有充分開發副產物,成本高。目前未見將酵素發酵的殘渣和絮狀沉降物制作酵素果糕的研究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酵素果糕,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酵素果糕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所述的酵素果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酵素發酵過程中的自流殘渣及絮凝沉降物95~100份,卡拉膠0~5份。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所述的酵素果糕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選取無霉變無病蟲害的新鮮原料,用清水沖洗干凈并瀝干表面水分,備用;
B、將經過步驟A處理的原料60~80重量份,切分裝入發酵罐中,加入糖20~40重量份,先在發酵罐底部放原料,然后按照一層原料一層糖交替疊放,最后頂部用糖覆蓋,所述的原料及糖的總體積不超過發酵罐體積的80%,所述的原料的層高為5~10cm;進行水封,于常溫下第一次發酵10~20天,收集發酵后的原料的自流汁進行二次發酵,收集自流汁后的原料的自流殘渣備用;
C、取步驟B中發酵后的原料的自流汁,進行水封,于常溫下第二次靜置發酵180~360天,過濾,收集發酵液中的絮凝沉降物備用,然后濾液膜濾除菌,得到酵素;
D、以步驟B中得到的自流殘渣和步驟C中得到的絮凝沉降物為原料,經骨泥磨研磨為均一的漿狀;
E、在得到的酵素漿狀物中按配方比例加入卡拉膠,然后在45℃~50℃真空熬煮至取樣冷卻即結成糕的程度;
F、將經過熬煮的漿料取出置于成型模具中冷卻得到酵素果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腸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云南腸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959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休閑食品藕片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果丹皮的加工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