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銀納米線-可剝離樹脂復合透明導電薄膜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87115.4 | 申請日: | 2017-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1670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2 |
| 發明(設計)人: | 郭興忠;白盛池;汪海風;楊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B13/00 | 分類號: | H01B13/00;H01B5/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剝離 樹脂 復合 透明 導電 薄膜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銀納米線?可剝離樹脂復合透明導電薄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襯底超聲處理后干燥,得處理后襯底;2)、取濃度為1mg/mL~5mg/mL的銀納米線分散液涂布在步驟1)所得的處理后襯底上,烘干,從而使襯底上形成厚度為80~150nm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3)、將可剝離樹脂均勻涂布在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上,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被包裹在可剝離樹脂內,從而形成厚度為500~1000μm的樹脂層,烘干,將帶有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的樹脂層從襯底上撕下,得銀納米線?可剝離樹脂復合透明導電薄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銀納米線-可剝離樹脂復合透明導電薄膜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透明導電薄膜是一種既能導電又在可見光范圍內具有高透明率的一種薄膜,在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薄膜太陽能電池、薄膜加熱器件、光子和光電子設備、電磁屏蔽設備、新一代可穿戴設備等方面有著巨大的應用需求。目前,商用透明導電薄膜主要采用摻錫氧化銦(ITO)制造,技術成熟、機械強度高、化學穩定性高。但是面臨著銦儲量有限、制造過程綜合成本高、導電性存在極限、不適合彎曲等問題。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具有高導電性、高透過率、高柔性、綜合成本較低等優勢,有望替代目前廣泛應用的ITO,在未來獲得廣泛的應用。
目前,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的制備方法多采用旋涂、刮涂或噴涂等方法,制備的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中,銀納米線只是簡單堆疊,銀納米線間的接觸電阻較大,對薄膜的導電性有較大影響。同時,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較大、化學穩定性和機械穩定性差,不適合進一步應用。為提高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的導電性并降低表面粗糙度,可以采用石墨烯覆蓋在銀納米線表面,在襯底上增加一層纖維素層、在銀納米線表面沉積氧化物保護層等方法。但上述方法均存在操作復雜,設備昂貴,對薄膜的透過率影響較大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以提高透明導電薄膜的導電性的銀納米線-可剝離樹脂復合透明導電薄膜的制備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銀納米線-可剝離樹脂復合透明導電薄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透明導電薄膜襯底的處理:
將襯底在去離子水、乙醇和丙酮中分別進行超聲處理10~20min(較佳為15min),干燥(烘干或用氮氣吹干),得處理后襯底;
2)、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的制備:
取濃度為1mg/mL~5mg/mL的銀納米線分散液涂布在步驟1)所得的處理后襯底上,干燥(在空氣中自然晾干)后,置于150±10℃烘箱中處理5±1min,從而使襯底上形成厚度為80~150nm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
3)、銀納米線-可剝離樹脂復合透明導電薄膜的制備:
將可剝離樹脂均勻涂布在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上,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被包裹在可剝離樹脂內,從而形成厚度為500~1000μm的樹脂層;
于80±10℃烘干30±2分鐘,將帶有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的樹脂層從襯底上撕下,得銀納米線-可剝離樹脂復合透明導電薄膜。
作為本發明的銀納米線-可剝離樹脂復合透明導電薄膜的制備方法的改進:所述步驟2)中的銀納米線分散液為將銀納米線分散在乙醇、丙酮、乙二醇、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種溶劑中所得。
作為本發明的銀納米線-可剝離樹脂復合透明導電薄膜的制備方法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3)中的可剝離樹脂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乙烯醇(PVA)、甲基丙烯酸酯或商用可剝離樹脂;商用可剝離樹脂例如為PU-3018型可剝離樹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871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