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生活污水及低污染水的抗堵塞人工濕地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80510.X | 申請日: | 2017-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984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錢進;陸卞和;王沛芳;王超;李昆;劉晶晶;沈蒙蒙;田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3/30;C02F3/34;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 地址: | 210098***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生活 污水 污染 堵塞 人工 濕地 系統 | ||
1.一種應用于生活污水及低污染水的抗堵塞人工濕地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水池、處理裝置、轉動裝置和出水池,所述處理裝置緊貼設置在配水池和出水池中間,污水進入配水池經物理沉淀后進入處理裝置,在處理裝置中污染物經過填料吸附、微生物降解及植物吸收作用后,被凈化的水進入出水池用于排放及利用,處理裝置與轉動裝置鏈接,轉動裝置帶動處理裝置繞中軸旋轉以防堵及疏堵,污水依次經過配水池、處理裝置、出水池;
處理裝置內設有多塊相交于裝置中軸的隔板,數量隨水質水量決定,所述隔板固定于處理裝置殼體,隔板上端與處理裝置殼體上沿平行,隔板下端與裝置底部不接觸,且留有距離,處理裝置中填有輕質多孔填料,可根據處理要求選擇填料粒徑及層數,用于讓微生物附著,將污染物截留;最上端填有土壤基質種植植物,利用植物去除水中的氮、磷污染物,處理裝置外部底端設有固定齒,用于使處理裝置與轉動轉置固定,系統運行時每一段時間將處理裝置旋轉使下一個處理空間接收來水,轉動周期應根據濕地運行情況決定,每次轉動后,不直接接受來水的處理空間負荷相對較小,污染物得到充分的吸收、降解,同時與出水池相連的處理空間中的無法被吸收降解的雜質將由水流帶出處理裝置,避免堵塞;處理裝置殼體上設置開孔,底部設置固定齒用以與轉動裝置連接固定,處理裝置殼體是圓柱形結構,使用環保型輕質塑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生活污水及低污染水的抗堵塞人工濕地系統,其特征在于,配水池的池體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布水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生活污水及低污染水的抗堵塞人工濕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池的池體上設置有出水孔和排水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生活污水及低污染水的抗堵塞人工濕地系統,其特征在于,配水池池體為混凝土磚結構,配水池與處理裝置接觸一面為弧形墻,弧形墻與處理裝置緊密貼合,弧形墻上設有布水孔,背面墻體上設有進水口,進水口比布水孔略高。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生活污水及低污染水的抗堵塞人工濕地系統,其特征在于,隔板將柱狀處理裝置分隔為若干個處理空間,每個處理空間對應處理裝置殼體上都設有開孔,開孔密度隨水質水量決定,所述處理裝置每個處理空間的開孔與配水池的布水孔和出水池的出水孔在高度、形狀、大小和排布方式上相同且一一對應;所述出水孔與配水池布水孔高度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生活污水及低污染水的抗堵塞人工濕地系統,其特征在于,轉動裝置用于處理裝置繞中軸旋轉,每次轉動一個處理空間,使相鄰的下一個處理空間接收來水,轉動周期應根據濕地運行情況決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生活污水及低污染水的抗堵塞人工濕地系統,其特征在于,污水在配水池沉淀后進入凈化裝置,經微生物作用及植物吸收得以凈化,從出水池排出,隔板將處理裝置分隔為多個處理空間,轉動裝置用于使處理裝置繞轉軸轉動,讓處理裝置中未充分利用的處理空間直接接收污水,利用填料剩余納污能力,而負荷較高的部分得到“休息”,將大顆粒物質充分降解,最終處理空間內無法降解的物質將被水帶出,不形成堵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未經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8051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機轉子單根分離上料機構
- 下一篇:防塵效果膠用輕質粉料進料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