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功率模塊絕緣灌膠方法,由該方法制作的功率模塊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80092.4 | 申請日: | 2017-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628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馮會雨;徐凝華;賀新強;曾雄;李亮星;李寒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3/10 | 分類號: | H01L23/10;H01L25/07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陳暉 |
| 地址: | 41200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功率模塊 襯板 芯片 基板 絕緣 灌膠 焊接 預處理 表面狀態 高壓模塊 膠體固化 人力成本 安裝管 抽真空 低成本 管蓋 曝露 制作 清洗 應用 破裂 體內 包圍 覆蓋 | ||
1.一種功率模塊絕緣灌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01)在完成功率模塊(100)的芯片(1)、襯板(3)、基板(8)焊接后,通過清洗改善所述功率模塊(100)的表面狀態;
S102)在焊接好的所述基板(8)上安裝管蓋(9),所述芯片(1)和襯板(3)設置在由所述管蓋(9)與所述基板(8)包圍的空間內;
S103)將膠體(15)注入至所述功率模塊(100)的內部,所述膠體(15)的厚度滿足覆蓋所述襯板(3)及所述芯片(1)的下部,并曝露所述芯片(1)的表面;
S104)對注入膠體(15)的所述功率模塊(100)進行抽真空操作,使所述膠體(15)內的氣泡破裂分離;
S105)對所述功率模塊(100)進行膠體(15)固化操作。
2.一種功率模塊絕緣灌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01)在完成功率模塊(100)的芯片(1)、襯板(3)、基板(8)焊接后,通過清洗改善所述功率模塊(100)的表面狀態;
S102)在焊接好的所述基板(8)上安裝管蓋(9),所述芯片(1)和襯板(3)設置在由所述管蓋(9)與所述基板(8)包圍的空間內;
S103)利用真空注膠設備將膠體(15)注入至所述功率模塊(100)的內部,所述膠體(15)的厚度滿足覆蓋所述襯板(3)及所述芯片(1)的下部,并曝露所述芯片(1)的表面;
S105)對所述功率模塊(100)進行膠體(15)固化操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塊絕緣灌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104)中,在80mbar~120mbar的真空度環境下進行抽真空操作15min~25min。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任一項所述的功率模塊絕緣灌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101)中,所述清洗過程是采用溶劑進行清洗或采用50℃~70℃的去離子水進行清洗。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模塊絕緣灌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103)中,所述膠體(15)的注入量滿足覆蓋所述襯板(3)的上覆銅層(4)及以上在工作時帶電的工作區域,以及連接于所述芯片(1)的電極與所述上覆銅層(4)之間的鍵合線(11)根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功率模塊絕緣灌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105)中,所述膠體(15)固化操作的固化溫度為110℃~140℃,固化時間為0.8h~1.2h。
7.根據權利要求1、2、3、5或6任一項所述的功率模塊絕緣灌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101)之前,將電連接于所述芯片(1)與所述上覆銅層(4)之間的貼片電阻(18)轉移至所述功率模塊(100)外部的電路,或采用硅電阻替代所述貼片電阻(18)實現所述芯片(1)與所述上覆銅層(4)在所述功率模塊(100)內部的電連接。
8.一種由如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方法制作的功率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
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芯片(1)、襯板(3)和基板(8),所述襯板(3)進一步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覆銅層(4)、陶瓷層(5)和下覆銅層(6);所述芯片(1)與所述上覆銅層(4)之間通過第一焊層(2)實現焊接連接,所述下覆銅層(6)與所述基板(8)之間通過第二焊層(7)實現焊接連接;
設置在所述基板(8)上的管蓋(9),所述芯片(1)和襯板(3)設置在由所述管蓋(9)與所述基板(8)包圍的空間內;
與所述上覆銅層(4)相連的功率端子(10),所述芯片(1)的電極通過鍵合線(11)連接至所述上覆銅層(4),再通過所述功率端子(10)實現對外引出;
設置在所述基板(8)上,并處于所述管蓋(9)內的膠體(15),所述膠體(15)覆蓋所述襯板(3)及所述芯片(1)的下部,并使所述芯片(1)的表面曝露。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功率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膠體(15)覆蓋所述鍵合線(11)的根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8009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