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體原位反應模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77317.0 | 申請日: | 2017-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896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寶山;譚磊;孫秦川;溫成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00 | 分類號: | C02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梁永昌 |
| 地址: | 730000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體 原位 反應 模擬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體原位反應模擬裝置;其包括:底泥隔離筒,由硬質材料制成的圓筒結構;固定桿,沿底泥隔離筒軸向固定在底泥隔離筒外圓周上;漂浮裝置,套設在固定桿上且可相對固定桿上下滑動;以及水體隔離筒,由軟質材料制成的圓筒結構,其一端與漂浮裝置連接、另一端與底泥隔離筒密封連接;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安裝拆卸方便,制造成本低,加工工藝簡便;能夠適應水體水位的變化,進而可確保隔離區域水體在溫度、光照和溶解氧等方面與外部水體保持相同,為水體原位試驗的測量數據準確性提供了保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環境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體原位反應模擬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水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水質問題逐漸引起關注。然而我國許多湖泊、水庫、河流面臨嚴重的的水質問題,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等人為污染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和藻類大量繁殖,使得水中有機物、色度大幅度提高,嗅味異常,不僅影響水體的各項功能和水質指標,而且還破壞水體的生態平衡。
因此,水體修復技術的研究逐步增多,同時也便出現了對水體原位修復技術的需求。為實現湖泊水庫的水體原位修復,需進行水體隔離以獲取試驗場所,但常規隔離無法適應水位變化,造成隔離區域內水體溫度、光照和溶氧量等條件與隔離區域外部水體不同,難以實現同特征下的原位實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體原位反應模擬裝置,旨在解決現有的水體隔離裝置無法適應水體水位變化,容易使隔離區域內外水體的溫度、光照和溶氧量等條件產生較大差異而影響原位實驗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水體原位反應模擬裝置,包括:
底泥隔離筒,由硬質材料制成的圓筒結構;
固定桿,沿底泥隔離筒軸向固定在底泥隔離筒外圓周上;
漂浮裝置,套設在固定桿上且可相對固定桿上下滑動;以及
水體隔離筒,由軟質材料制成的圓筒結構,其一端與漂浮裝置連接、另一端與底泥隔離筒密封連接;
進一步,所述漂浮裝置包括連接環、漂浮圈、滑環,所述連接環頂端與漂浮圈密封連接、底端與水體隔離筒密封連接,所述滑環固定連接在連接環外圓周上,所述滑環套設在固定桿上且可相對固定桿上下移動;
進一步,所述漂浮圈由PVC夾網布制成空心環形結構,其空心內填充空氣;
進一步,所述固定桿的底端延伸至底泥隔離筒下方;
進一步,所述固定桿數量不少于三個且均布在底泥隔離筒外圓周上,所述滑環設置數量與固定桿設置數量等同且均布在連接環外圓周上;
進一步,所述固定桿上設置有止動環,所述止動環上設有與固定桿相適配的扣帽,所述扣帽設置數量與固定桿數量等同且均布在止動環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在進行水體原位隔離時,利用固定桿對底泥隔離筒進行固定、對水體隔離筒進行固定和導向,其中底泥隔離筒可對水體底部的底泥進行隔離,水體隔離筒由軟質材料制成,使得水體隔離筒具有一定收縮膨脹能力,漂浮裝置在水體上漂浮并對水體隔離筒形成拉拽作用,當水位發生變化時,漂浮裝置隨水位而變化,水體隔離筒在水體壓力作用下可確保水體隔離筒內部水位始終與外部水位持平;這樣就確保了所隔離水體能夠在水溫、光照和溶解氧等方面與外部水體保持等同,利于水體原位試驗的開展,為試驗所測量數據的準確性提供保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A-A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Ⅰ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交通大學,未經蘭州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773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