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照明裝置及反射鏡的裝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75435.8 | 申請日: | 2017-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339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余婷;田新團;曹秀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64 | 分類號: | H04N5/64;H04N9/31;G02B7/19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楊貝貝;劉芳 |
| 地址: | 26607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照明 裝置 反射 裝配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照明裝置及反射鏡的裝配方法。本發明的照明裝置,包括底座和用于反射光線的反射鏡,反射鏡的外側通過轉軸與底座連接,且反射鏡的上下兩端可繞轉軸轉動,照明裝置還包括第一調節組件和第二調節組件,第一調節組件連接在底座和反射鏡的下端之間,第一調節組件用于通過改變底座和反射鏡的下端之間的距離,以調節反射鏡繞轉軸轉動的轉動角度,第二調節組件連接在底座和反射鏡的上端之間,第二調節組件用于在反射鏡繞轉軸轉動時限制反射鏡的轉動角度,并在反射鏡調節至預設角度時,固定反射鏡的上端與底座之間的相對位置。本發明能夠簡便直觀的進行照明裝置中反射鏡的位置調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家用電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照明裝置及反射鏡的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激光電視等投影視聽設備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
目前,激光電視等主要包括屏幕和用于在屏幕上投射出電視畫面的投影或照明裝置,投影或照明裝置通常包括有殼體底座、激光光源和反射鏡等。其中,由于激光光源所發出的光需要經過反射鏡的反射放大,才能在屏幕上投射出具有較好效果的畫面,所以反射鏡是影響畫面畫質的關鍵因素。而反射鏡在進行反射時的角度,對于畫面的清晰度影響很大,如果反射鏡的角度不佳,則會造成屏幕上畫面較為模糊的情況。為了保證反射鏡在在殼體底座中具有正確的安裝角度,通常需要在裝配時,對反射鏡的位置進行調試,在調試時,通常使反射鏡大致位于殼體底座的預設位置,在通過位于反射鏡上不同側的兩顆調節螺釘,對反射鏡和殼體底座的具體相對位置進行細微的調節,并在調節至預設的位置后,通過粘接劑等實現反射鏡和殼體底座之間的固定安裝。
然而,目前在調節反射鏡的安裝角度和位置時,需要先后調節不同的調節螺釘,以對反射鏡的不同側進行調整,而無法使兩顆調節螺釘同步調節,這樣調節過程較為繁瑣且無法直觀地進行操作,調節的準確度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照明裝置及反射鏡的裝配方法,能夠簡便直觀的進行照明裝置中反射鏡的位置調節。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照明裝置,包括底座和用于反射光線的反射鏡,反射鏡的外側通過轉軸與底座連接,且反射鏡的上下兩端可繞轉軸轉動,照明裝置還包括第一調節組件和第二調節組件,第一調節組件連接在底座和反射鏡的下端之間,第一調節組件用于通過改變底座和反射鏡的下端之間的距離,以調節反射鏡繞轉軸轉動的轉動角度,第二調節組件連接在底座和反射鏡的上端之間,第二調節組件用于在反射鏡繞轉軸轉動時,限制反射鏡的轉動角度,并在反射鏡調節至預設角度時,固定反射鏡的上端與底座之間的相對位置。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反射鏡裝配方法,應用于如上所述的照明裝置中,包括:將照明裝置的反射鏡可轉動的與照明裝置的底座連接;調節反射鏡相對于底座的轉動角度;當反射鏡調節至預設角度時,固定反射鏡的上端與底座之間的相對位置。
本發明的照明裝置及反射鏡的裝配方法,照明裝置包括底座和用于反射光線的反射鏡,反射鏡的外側通過轉軸與底座連接,且反射鏡的上下兩端可繞轉軸轉動,照明裝置還包括第一調節組件和第二調節組件,第一調節組件連接在底座和反射鏡的下端之間,第一調節組件用于通過改變底座和反射鏡的下端之間的距離,以調節反射鏡繞轉軸轉動的轉動角度,第二調節組件連接在底座和反射鏡的上端之間,第二調節組件用于在反射鏡繞轉軸轉動時,限制反射鏡的轉動角度,并在反射鏡調節至預設角度時,固定反射鏡的上端與底座之間的相對位置。這樣當在生產和裝配照明裝置時,第二調節組件可以避免反射鏡失位脫落,只需要通過調節第一調節組件即可實現對于反射鏡的角度的調整,并在調整完成后利用第二調節組件進行定位固定,這樣整個反射鏡的調試過程中,反射鏡的角度調節操作不需要分步完成,因而較為直觀,調試的準確性和簡便性均較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7543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