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制裝配式雙鋼管混凝土剪力墻及其裝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73977.1 | 申請日: | 2017-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01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6 |
| 發明(設計)人: | 周靖;方小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B2/56 | 分類號: | E04B2/56;E04B2/58;E04G21/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克永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制 裝配式 鋼管 混凝土 剪力 及其 裝配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預制裝配式雙鋼管混凝土剪力墻及其裝配方法;包括埋設在混凝土墻內的外鋼管;埋設在混凝土墻內的由拉結鋼筋、豎向分布鋼筋和水平分布鋼筋交織構成的鋼筋網;所述外鋼管的上下端,部分伸出混凝土墻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外鋼管的內部套設有內鋼管;所述內鋼管內部填充有高強混凝土柱;所述外鋼管與內鋼管伸出混凝土墻的部分,通過橫向螺栓徑向貫穿固定,用于防止兩者之間軸向和周向的相對運動。本雙鋼管混凝土剪力墻具有豎向連接快捷可靠、施工工藝簡單、水平抗剪承載力高、整體性好、面外穩定性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工期短、大部分構件可標準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屬于結構工程中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預制裝配式雙鋼管混凝土剪力墻及其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接縫連接技術是保證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整體性和抗震性能的關鍵技術。傳統預制裝配式剪力墻或預制裝配式鋼管混凝土剪力墻水平接縫主要采用豎向鋼筋的套筒灌漿或漿錨搭接連接,豎向鋼筋連接構造比較復雜、施工工藝要求高、裝配質量控制難度大、工期較長、成本高,無法充分發揮裝配式剪力墻結構的優勢,建筑高度受到很大限制;也有采用鋼管混凝土柱作為連接的設計,但鋼管是非貫通連續的剛性連接,難以揮發鋼管混凝土內嵌柱的抗彎能力,結構的整體性不強、面外偏心穩定性不高,從而嚴重降低裝配式鋼管混凝土剪力墻的抗震性能。
目前國內對預制裝配式鋼管混凝土邊框剪力墻及其豎向鋼筋連接方法進行了相關研究,但沒有提出一種能從根本上顯著改變預制裝配式整體性和面外穩定性的技術方法,預制裝配式鋼管混凝土邊框剪力墻結構的抗震性能受制于水平接縫連接技術。高層結構預制裝配率是衡量未來我國建筑工業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發展并提出能適應于高層甚至超高層結構的預制裝配式剪力墻成為迫切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預制裝配式雙鋼管混凝土剪力墻及其裝配方法。具有豎向連接快捷可靠、施工工藝簡單、水平抗剪承載力高、整體性好、面外穩定性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工期短、大部分構件可標準化生產。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預制裝配式雙鋼管混凝土剪力墻,包括如下部件:
埋設在混凝土墻4內的外鋼管3;
埋設在混凝土墻4內的由拉結鋼筋9、豎向分布鋼筋7和水平分布鋼筋8交織構成的鋼筋網;
所述外鋼管3的上下端,部分伸出混凝土墻4的上部和下部;
所述外鋼管3的內部套設有內鋼管1;所述內鋼管1內部填充有高強混凝土柱2;
所述外鋼管3與內鋼管1伸出混凝土墻4的部分,通過橫向螺栓11徑向貫穿固定,用于防止兩者之間軸向和周向的相對運動。
所述外鋼管3有若干根,成排并相互間隔埋設在混凝土墻4內。
所述外鋼管3的外壁,沿著外鋼管3軸向方向分布有若干抗剪環筋10。
所述混凝土墻4的下部間隔埋設有多個豎向鋼筋套筒6,上部間隔埋設有多個豎向連接鋼筋5。
所述外鋼管3與內鋼管1伸出混凝土墻4的部分長度為80mm~120mm。
各抗剪環筋10之間的間隔距離為500mm~1000mm。
預制裝配式雙鋼管混凝土剪力墻在施工時的裝配方法如下:
第一層的混凝土墻4的安裝:
將混凝土墻4固結安裝在地基現澆的鋼筋混凝土基礎上;
混凝土墻4下部外鋼管3的外露部分埋入鋼筋混凝土基礎內;
第二層的混凝土墻4的安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739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組合鋼板剪力墻及其安裝方法
- 下一篇:一種鋼筋混凝土剪力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