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機器學習的虛端子模型建模及自動連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73742.2 | 申請日: | 2017-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478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黃哲忱;高磊;卜強生;楊毅;宋爽;宋亮亮;溫東旭;李嘉;袁浩;張海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江蘇省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N2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110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機器 學習 端子 模型 建模 自動 連線 方法 | ||
1.基于機器學習的虛端子模型建模及自動連線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驟:
S1,獲取至少3個已完成的SCD配置文件;
S2,對獲取到的各SCD配置文件進行解析,得到各SCD文件所包含的IED信息和虛端子連線信息;
S3,基于SCD文件的解析結果,建立知識集:
S31,檢索各IED信息中的desc字段,以確定IED物理設備的設備類型,并將各IED按照間隔進行歸類;
S32,比對各SCD文件的相同間隔,獲取各間隔所包含的典型IED,形成典型IED模型庫;一個間隔的典型IED包括:存在于至少三個不同SCD文件中,屬于同一間隔, Name和Description屬性皆相同,且廠家不完全相同的IED;
S33,對于各典型IED,獲取其虛端子連線信息,基于獲取的虛端子連線信息建立虛端子典型連線矩陣和虛端子典型連線置信矩陣;
虛端子典型連線矩陣和虛端子典型連線置信矩陣中,每一行的各元素分別代表同一編號的輸出虛端子與不同編號的輸入虛端子相連的虛端子連線信息,每一列的元素分別代表同一編號的輸入虛端子與不同編號的輸出虛端子相連的虛端子連線信息;虛端子典型連線矩陣中各元素的值代表各輸出虛端子連接不同輸入虛端子的虛端子連線數量,虛端子典型連線置信矩陣中各元素的值代表各輸出虛端子連接不同輸入虛端子的虛端子連線數量的閾值;
S34,設定虛端子典型連線置信矩陣中各元素的值;
S35,基于典型IED模型庫、虛端子典型連線矩陣和虛端子典型連線置信矩陣生成知識集;
S4,對新的SCD文件進行配置,基于當前知識集進行虛端子的自動連線:
對于當前知識集中的同一虛端子連線,當其在虛端子典型連線矩陣中的相應元素值大于或等于其在虛端子典型連線置信矩陣中的相應元素值時,該虛端子連線所對應的輸出虛端子和輸入虛端子可直接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驟S31中,利用代表各不同間隔的關鍵字,分別檢索IED信息中的desc字段,以將各IED按照間隔進行歸類;所述代表各不同間隔的關鍵字包括“母線”、“線路”、“斷路器”/“開關”和“變壓器”/“主變”;
利用代表不同設備類型的關鍵字,分別檢索IED信息中的desc字段,以確定各IED物理設備的設備類型;所述代表不同設備類型的關鍵字包括“測控”、“保護”、“合并單元”和“智能終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驟S32中,所述典型IED還包括:存在于至少五個不同SCD文件中,屬于同一間隔, Name和Description屬性皆相同的IED。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驟S32對于典型IED的判斷包括:
S321,設置I類典型IED列表和II類典型IED列表;
S322,對于一個IED,若其存在于3~4個不同SCD文件中,屬于同一間隔, Name和Description屬性皆相同,且廠家不完全相同,則其為I類典型IED,存入I類典型IED列表;
若其存在于大于等于5個的不同SCD文件中,屬于同一間隔, Name和Description屬性皆相同的IED,則其為I類典型IED,存入I類典型IED列表;
若其存在于3~4個不同SCD文件中,屬于同一間隔, Name和Description屬性皆相同的IED,且廠家完全相同,則其為II類典型IED,存入II類典型IED列表;
S323,對于II類典型IED列表中的各II類典型IED進行進一步判斷,包括:
人工判斷是否為滿足當前智能變電站要求的I類典型IED,
或者獲取更多的已完成SCD文件轉至步驟S322;
S324,將I類典型IED列表中的各I類典型IED作為典型IED執行后續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江蘇省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江蘇省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7374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