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中溫無鉛透明陶瓷釉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372874.3 | 申請日: | 2017-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60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全爭;尹奇異;魯紅典;田長安;黃俊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3C8/14 | 分類號: | C03C8/14;C04B41/86 |
| 代理公司: | 合肥輝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5 | 代理人: | 汪守勇 |
| 地址: | 23060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溫無鉛 透明 陶瓷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溫無鉛透明陶瓷釉及其制備方法。一種中溫無鉛透明陶瓷釉,其主要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硅酸鈉40~46份、氧化鈣3~5份、氧化鎂5~8份、碳酸鈉3~5份、氧化硼10~15份、硼砂5~7份、氧化鋅3~5份、聚乙二醇10~15份。各原料攪拌混合加水回流攪拌,然后冷卻即得。施釉時在燒制好的瓷坯體表面施中溫無鉛透明陶瓷釉;然后將上釉好的瓷坯體放入窯內燒制,自然冷卻到室溫。與傳統(tǒng)釉的制備施釉方法及燒成產品相比,方法操作簡單,生產成本低。燒成樣品的亮度高,透明性好,釉面光滑平整。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陶瓷釉料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中溫無鉛透明陶瓷釉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釉是施于陶瓷壞體表面,在高溫作用下熔融且能覆蓋在坯體表面的富有光澤的玻璃質物質。釉可以改善坯體的表面性能,提高產品的使用性能,增加其美感。釉的種類很多,可根據(jù)制品類型、熔劑和原料組成、制造方法、燒成溫度及外觀特征等不同角度進行分類。
傳統(tǒng)的陶瓷釉通常含有鉛,這種鉛料釉易熔解,流動性好,熱膨脹小,抗熱震能力強,機械強度大,但鉛有毒,對環(huán)境及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因此,無鉛釉的研制已成為陶瓷釉的發(fā)展趨勢。
但就目前來看,常見的無鉛釉的熔融溫度較高,燒成溫度范圍窄,釉面效果不穩(wěn)定,透明性差。此外,這些釉的制備通常用球磨機研磨,生產成本高,過程復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出了一種中溫無鉛透明陶瓷釉及其制備方法。
為解決本發(fā)明的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中溫無鉛透明陶瓷釉,其主要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硅酸鈉40~46份、氧化鈣3~5份、氧化鎂5~8份、碳酸鈉3~5份、氧化硼10~15份、硼砂5~7份、氧化鋅3~5份、聚乙二醇10~15份。
上述中溫無鉛透明陶瓷釉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按重量份稱取硅酸鈉、氧化鈣、氧化鎂、碳酸鈉、氧化硼、硼砂、氧化鋅和聚乙二醇于燒瓶中,在攪拌器上攪拌混合;
2)、向燒瓶加入25~35重量份水,在恒溫50~80℃下回流、攪拌24小時;
3)、將回流的產品冷卻至室溫,即得透明陶瓷釉。
優(yōu)選地,制備方法中,硅酸鈉、氧化鈣、氧化鎂、碳酸鈉、氧化硼、硼砂和氧化鋅的平均粒徑為150~500nm。
一種使用上述中溫無鉛透明陶瓷釉或上述方法制備的中溫無鉛透明陶瓷釉對陶瓷瓷坯體施釉的方法,步驟如下:
1)、在燒制好的瓷坯體表面施中溫無鉛透明陶瓷釉;
2)、將上釉好的瓷坯體放入窯內燒制。
優(yōu)選地,施釉方法中,燒制工藝為:先在350~450℃下煅燒60分鐘,然后在800~900℃下煅燒3小時,最后在1150~1280℃下煅燒2小時,自然冷卻到室溫。
本發(fā)明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與傳統(tǒng)釉的制備施釉方法及燒成產品相比,方法操作簡單,生產成本低。燒成樣品的亮度高,透明性好,釉面光滑平整。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fā)明作出進一步的詳述。
圖1是利用本發(fā)明制備的釉對陶瓷瓷坯體施釉后燒成的產品照片(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中溫無鉛透明陶瓷釉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學院,未經合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7287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中溫日用陶瓷裝飾用花釉的應用方法
- 下一篇:漸變孔雀藍釉陶瓷及其制備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