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振動環境下編織式液壓膠管鋼絲層應力分布計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71973.X | 申請日: | 2017-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043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忠炯;陳朵云;周立強;包捷;高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11429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陸薇薇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振動環境 液壓膠管 編織式 層合板 膠管 動態特性曲線 膠管鋼絲 應力分布 鋼絲層 仿真模型 理論計算 臨界條件 模型建立 疲勞破壞 振動參數 層級 構建 鋼絲 | ||
1.一種振動環境下編織式液壓膠管鋼絲層應力分布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編織式液壓膠管的結構形式,將液壓膠管轉化成復合材料層合板模型,基于經典層合板理論建立編織式液壓膠管數學模型,該模型考慮了振動及膠管油壓對液壓膠管造成的影響,通過鋼絲層最大主應力σmax來實現;
振動環境下編織式液壓膠管鋼絲編織層的單元體幾何結構參數如下:θ為編織角;編織帶一和編織帶二的橫截面結構相同,tb為編織帶橫截面的厚度,a為編織帶橫截面的寬度;v、h分別為鋼絲編織的長度,高度;H為單元體的高度;
編織帶一和編織帶二在局部坐標系下的高度為
式中:-編織帶一在局部坐標系的高度;
-編織帶二在局部坐標系的高度;
x1,y1-編織帶一在局部坐標系的xy平面的坐標;
x2,y2-編織帶二在局部坐標系的xy平面的坐標;
為了方便單元體剛度的計算,將編織帶一沿著全局坐標y方向,編織帶二與y方向呈2θ角;
單元體沿著y方向被離散成N片,每一片又被劃分成N小段,單元體被離散成N2個微元體計算單元體的工程彈性常數;
基于經典層合板理論計算單元體剛度,每個單元體由鋼絲和橡膠組成,材料主方向與全局坐標方向不一致,為了得到單元體應力—應變關系對式(3)進行坐標轉換;
式中:m1=cos2θ、n1=sin2θ;
E1、ν12為編織帶一鋼絲材料的彈性模量和泊松比;E2、ν21為編織帶二鋼絲材料的彈性模量和泊松比;G12為編織帶的剪切彈性模量;
Ex為纖維材料方向的彈性模量;Ey為垂直纖維方向的彈性模量;vxy為單元體的泊松比;Gxy為單元體剪切彈性模量;
單元體中編織帶一和編織帶二的剛度矩陣為
橡膠為各向同性材料,對坐標轉換沒有影響,第q片中的第p個微元體的剛度計算為
式中:k=1,4為橡膠層的編號,k=2,3分別為微元體中編織帶一和編織帶二的編號;
xp,q,、yp,q為微元體在xy平面上的坐標;
△z為微元體高度差;
單元體承受管路內壓,假設單元體處于等應力狀態,所有單元體處于等應變狀態,則
式中:為微元體的剛度;
為單元體第q片的剛度,q=1,…,N;
Aruc為單元體的剛度;
單元體工程彈性常數等同于正交各向異性層合板;
式中:H為單元體高度;
為單元體剛度,i=1,2,6,j=1,2,6;
單元體沿逆時針方向旋轉θ角即得到兩纖維束與y軸呈θ角,將m1=cosθ、n1=sinθ代入式(3)即可得到單元體的工程彈性常數;
振動及油壓下膠管的受力方程
式中:Nx-膠管所受軸向力,N Ny-膠管所受徑向力,N
Mx-膠管所受軸向力矩,N·m My-膠管所受徑向力矩,N·m
p-管路內壓,Pa D-管路直徑,mm
L-膠管管長,mm B-振動幅值,mm
ω-振動角速度,rad/s m3-膠管質量,kg
d-鋼絲橡膠復合層中心到膠管幾何中心的距離,mm
層合板內力與應變關系矩陣:
式中:Nx、Ny-分別為膠管所受軸向力和膠管所受徑向力,單位為牛
Nxy-為層合板偏軸τxy合成剪力,單位為牛
Arq-面內剛度系數,r=1,2,6;q=1,2,6
Brq-為耦合剛度系數,r=1,2,6;q=1,2,6
Drq-為彎曲剛度系數,r=1,2,6;q=1,2,6
k-中面曲率
層合板偏軸坐標系下應力應變轉化關系:
式中:[σ]-偏軸應力矩陣,Pa [ε]-偏軸應變矩陣
-偏軸模量,Pa
膠管鋼絲層的最大主應力計算:
式中:σx、σy表示層合板偏軸正應力,單位為Pa
τxy表示層合板偏軸切應力,單位為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7197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