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菌抗防霧PET吸塑包裝材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71604.0 | 申請日: | 2017-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901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金根;潘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高力特工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7/02 | 分類號: | C08L67/02;C08L33/04;C08K3/36;C08K5/20;B65D65/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鄭華清 |
| 地址: | 266109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菌 抗防霧 pet 包裝材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抗菌抗防霧PET吸塑包裝材料。
背景技術
在果蔬比如藍莓、葡萄等包裝材料盒領域,市場多采用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然后添加各種助劑制備而成,盡管該材料具有優良的如耐熱性、耐化學藥品性、強韌性、電絕緣性、安全性和可降解性等,但針對藍莓、葡萄等高檔水果的包裝,其抗菌性是保鮮的一個重要指標,如專利201410399792.4公開了一種以銀離子為主的一種抗菌抗油漬PET吸塑包裝盒,盡管該包裝盒具備一定的抗菌性,但其生產成本高,同時不具備防霧功能,而往往商超高檔水果從保鮮柜拿出后其包裝盒表面會形成一層霧不利于直觀觀察包裝盒中水果的質量。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僅抗菌、生產成本低,同時還防霧的一種抗菌抗防霧PET吸塑包裝材料。該材料以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為主料,通過加入抗菌劑、防霧劑、改性劑、分散劑等,經聚合、加工成型獲得兼具抗菌防霧功能的PET吸塑包裝材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抗菌抗防霧PET吸塑包裝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優選的,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優選的,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優選的,所述生物化學復合抗菌劑為專利201010250405.2所述的抗菌劑。
優選的,所述生物化學復合抗菌劑由以下有效成分構成:四環素和枯草芽孢桿菌,抗菌劑中四環素和枯草芽孢桿菌的含量比例為0.18~6.0μg∶2.0~6.0×106cfu。
優選的,所述納米二氧化硅粒徑為300~400目。
優選的,所述防霧劑為專利201210327801.X所述的鈉米改性表面防霧劑。
優選的,所述防霧劑采用如下方法制備:將正硅酸乙酯與無水乙醇進行混合,然后緩慢加入到硝酸水溶液中,在60℃下反應1~12h,獲得聚合物型SiO2溶膠;將SiO2溶膠、粒子型納米氧化物溶膠、有機硅單體進行混合,加入酸催化劑,在60℃水浴反應1h~5h,獲得納米改性有機-無機復合溶膠;依次加入有機硅單體和表面活性劑,經60℃水浴反應1h~5h,獲得納米改性表面防霧劑。
本發明還提供了任一上述的PET吸塑包裝材料在制備包裝盒中的應用。
本發明還提供了任一上述的PET吸塑包裝材料在制備抗菌、防霧功能的包裝盒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申請對制備的抗菌抗防霧PET吸塑包裝材料做了有效的試驗和分析對比,結果表明:采用本發明生產的藍莓包括盒,常溫下盛裝的藍莓15天內可保持不變質,而普通的包裝盒盛裝的同等藍莓10天內就會產生霉變;同時在本發明制作的包裝盒上呵氣不會出現霧汽,或從溫差變化大的環境下包裝盒表面也不會形成霧汽。
(1)本發明積極的效果在于:抗菌能力更強同時兼備了防霧功能,可降解速度更快。
(2)本發明制備方法簡單、抗菌/防霧效率高、實用性強,易于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應該指出,以下詳細說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對本申請提供進一步的說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申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含義。
一種抗菌抗防霧PET吸塑包裝材料,其以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為主料,通過加入抗菌劑、防霧劑、改性劑、分散劑等,經聚合、加工成型獲得兼具抗菌防霧功能的PET吸塑包裝材料,它的原料配方由以下質量百分含量的材料組成:
其中:
生物化學復合抗菌劑為為201010250405.2專利產品——四環素和枯草芽孢桿菌的含量比例為0.18~6.0μg∶2.0~6.0×106cfu的水劑,不僅可以用于對抗四環素敏感型的細菌,還可以用于對抗金黃色葡萄球菌。其中具有降解信號分子AHL的枯草芽孢桿菌可進一步加快使用后的降解速度,有利于環保。
納米二氧化硅粒徑優選為300~400目,選擇該目范圍二氧化硅懸浮于PET單體中效果更好(晶瑩透明),光滑度更好。
防霧劑為杭州納琪達納米科技有限公司201210327801.X專利產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高力特工貿有限公司,未經青島高力特工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716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