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肝癌化療聯合給藥的肝靶向pH敏感性納米粒子給藥系統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71043.4 | 申請日: | 2017-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584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闖年;孔德領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47/69 | 分類號: | A61K47/69;A61K47/61;A61K31/704;B82Y5/00;B82Y40/00;A61P35/00;A61K31/337 |
| 代理公司: | 寧波高新區核心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3273 | 代理人: | 涂蕭愷 |
| 地址: | 300192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肝癌 化療 聯合 靶向 ph 敏感性 納米 粒子 系統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應用于肝癌化療聯合給藥的肝靶向pH敏感性納米粒子給藥系統,其特征在于:其是用具有pH敏感性的阿霉素修飾殼聚糖包載肝靶向性紫杉醇前藥制成;其中,按照質量分數計,所述的具有pH敏感性的阿霉素修飾殼聚糖中載有藥物阿霉素的量為5%~20%,所述的肝靶向性紫杉醇前藥中載有藥物紫杉醇的量為2%~20%;所述的應用于肝癌化療聯合給藥的肝靶向pH敏感性納米粒子給藥系統粒徑為100nm~350n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肝癌化療聯合給藥的肝靶向pH敏感性納米粒子給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敏感性的阿霉素修飾殼聚糖的結構式如下:
。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應用于肝癌化療聯合給藥的肝靶向pH敏感性納米粒子給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肝靶向性紫杉醇前藥的結構式如下:
。
4.一種權利要求1-3所述的應用于肝癌化療聯合給藥的肝靶向pH敏感性納米粒子給藥系統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一、pH敏感性阿霉素修飾殼聚糖的制備;
將殼聚糖和對羧基苯肼溶解在1%醋酸溶液中,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和N-羥基琥珀酰亞胺的等摩爾比混合物為催化劑,室溫反應24h~72h,對水透析,凍干;將得到的凍干產品溶于二甲基亞砜,加入阿霉素,避光,室溫反應24h~72 h,對水透析,凍干,得到具有pH敏感性的阿霉素修飾殼聚糖,得到產品記為DOX-CTS;
步驟二、具有肝靶向性紫杉醇前藥制備;
將紫杉醇和琥珀酸酐溶于二氯甲烷,加入吡啶,室溫反應24h~72 h,旋干,柱純化,得到產品記為PTX-COOH;
將一端為羧基、另一端為叔丁氧基羰基保護氨基的聚乙二醇(記為HOOC-PEG-NH-Boc)和4-氨基苯基β-D-吡喃半乳糖苷溶于水中,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和N-羥基琥珀酰亞胺的等摩爾比混合物為催化劑,室溫反應24h~72 h,對水透析,凍干;將得到的凍干產品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三氟乙酸,室溫反應24h~48 h,對水透析,凍干,得到產品記為Gal-PEG-NH2;
將PTX-COOH和Gal-PEG-NH2溶于乙酸乙酯,以N,N'-二環己基碳二亞胺和N-羥基琥珀酰亞胺的等摩爾比混合物為催化劑,室溫反應24h~72 h,過濾除去沉淀,對水透析,凍干,得到具有肝靶向性的紫杉醇前藥,產品記為Gal-PEG-PTX;
其中,步驟一和步驟二的先后順序可以進行置換;
步驟三、肝靶向pH敏感性納米粒子的制備;
將所述步驟二制備所得Gal-PEG-PTX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再滴加到所述步驟一制備所得DOX-CTS的水溶液中,充分攪拌,超聲處理0.5h-2 h之后,對水透析3~7天,每天換水4次,凍干得到納米粒子,產品記為Gal-PEG-PTX/DOX-CTS NPs。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于肝癌化療聯合給藥的肝靶向pH敏感性納米粒子給藥系統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一中的殼聚糖的濃度為0.5 mg/mL -5 mg/mL,分子量為2000~100000,脫乙酰度為80%~100%;
所述步驟一中的殼聚糖結構單元與對羧基苯肼的摩爾比為1:0.1~0.4;
所述步驟一中的殼聚糖結構單元與阿霉素的摩爾比為1:0.05~0.3;
所述步驟一中的殼聚糖結構單元與催化劑的摩爾比為1:1~1.2。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應用于肝癌化療聯合給藥的肝靶向pH敏感性納米粒子給藥系統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二中的紫杉醇的濃度為5 mg/mL~30 mg/mL;
所述步驟二中的紫杉醇和琥珀酸酐的摩爾比為1:1~5;
所述步驟二中的紫杉醇和吡啶的摩爾比為1:5~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未經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7104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