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移動式森林火災撲救環境監測與預警平臺在審
申請號: | 201710369950.5 | 申請日: | 2017-05-23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409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1 |
發明(設計)人: | 王穎;譚三清;張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主分類號: | G08B17/00 | 分類號: | G08B17/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郭偉紅 |
地址: | 410004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式 森林 火災 撲救 環境監測 預警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移動式森林火災撲救環境監測與預警平臺,屬于環境監測與預警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對于森林火災數據采集工作,人們比較關注災前預警監測及災后損失評估;但是,在森林火災發生發展過程中,由于現場環境惡劣,火情火勢瞬息萬變,傳統的以攝像頭、煙霧傳感器等固定設備作為數據采集工具的方式,遠遠不能勝任林火現場數據采集的重任。
傳統方式,采集點固定,采集范圍小,維護成本高,投入巨大,主要用于災前預警監測。
日常的通信電臺或是移動通信或是WIFI充分能夠適應普通災害事件以及小型火災。但在相對森林火災而言,由于其蔓延性廣、突發性強,現場撲救人員較多,情況復雜,秩序混亂,通訊不暢,時常會使得通信不夠及時、指揮脫節,又由于森林火災通常帶有突發性,因此很可能準備不足,不能馬上確定明確的應急指揮方案,造成指揮人員無法對火場情況進行了解、指揮、以及分析數據。
在一般情況下,正常按照指揮中心制定的撲救方案施行即可完成火災的撲救工作,但對于森林火災這類大型災害,風向風速瞬息萬變,火點和火勢不可預測,每一個森林的地形地貌和現有資源也各不相同,這對指揮中心的指揮和前方消防員的撲救都帶來了不小的難度。森林火災撲救過程中火災現場環境的各項數據有滯后性,即前方的消防人員很難及時將火災現場的環境數據準確、及時地傳輸回指揮中心,而指揮中心也很難根據現場數據及時修改撲救方案并傳達至前方消防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有助于指揮調度的決策更加科學;也有助于消防員的高效撲打與快速避險的移動式森林火災撲救環境監測與預警平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含指揮中心、公共移動網絡和森林火災撲救現場;所述指揮中心包含數據顯示模塊、火災撲救決策模塊和存儲服務器;所述公共移動網絡中設有數個信號塔;所述公共移動網絡通過解碼器與指揮中心連接;所述森林火災撲救現場由消防員以及消防員身上的移動檢測節點組成。
作為優選,所述移動檢測節點為設置在消防衣上的芯片組件;所述芯片組件包含GPS定位芯片、溫度傳感器、適度傳感器、煙霧傳感器、風傳感器。
作為優選,所述的芯片組件所輸出的信號通過單片機進行采樣、矯正并計算轉化為信號通過信號塔傳遞給指揮中心。
作為優選,所述指揮中心根據解碼器解出的信息通過火災撲救決策模塊得出決策。
作為優選,所述指揮中心通過公共移動網絡與森林火災撲救現場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公共移動網絡采用衛星通信網絡,所述衛星通信網絡具有通訊線路穩定、可靠性強、涵蓋面廣、傳輸容量大、通訊距離遠等優點。能夠迅速適應并全面覆蓋無信號地區,適合現場指揮要求,能夠實現火災現場各種各樣的數據傳輸。被廣泛應用于森林火災救災現場。其中包括便攜站和應急指揮車等等。
作為優選,所述公共移動網絡采用專業集群網絡,所述專業集群網絡優點是基于數字集群通信技術的基礎上能在火災現場快速構建專有指揮網絡。保證語音或是重要信息的高效傳送,還具備優先權的選擇。作為森林火災移動指揮調度的專用網絡,其保密性、抗干擾能力強,信號傳輸質量好。專業集群網絡作為森林火災移動指揮調度的專用網絡,能迅速建立呼叫,其特點是信號的傳輸質量、抗干擾能力以及保密性強。在火災現場借助數字集群通信技術能夠快速構建專用的指揮網絡,并且還能進行優先權的選擇,保證重要信息和語音能有效地傳達。
作為優選,所述指揮中心內部采用移動通信技術,靈活性強,傳輸速度快,工作頻段少。
作為優選,所述森林火災撲救現場中應急通信采用WiMAX網絡,接入速率高,傳輸距離遠,傳輸質量高。
作為優選,所述指揮中心與消防員之間采用數字集群通信網絡,調度能力強,連接速度快。
作為優選,森林火災撲救現場與指揮中心之間采用微信通信,距離遠,容量大,機動性強,覆蓋范圍廣,抗損性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未經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995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