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飲用水處理中控制含鹵副產物產生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69947.3 | 申請日: | 201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447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玨;姚維坤;楊宏偉;付靜;余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78 | 分類號: | C02F1/78;C02F1/46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陳征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飲用 水處理 控制 副產物 產生 方法 | ||
1.一種飲用水處理中控制含鹵副產物產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處理水體的TOC為0.5~3.5mg/L,其中疏水性天然有機物的百分比為40-70%,氯離子濃度大于5mg/L,水體中的嗅味類微污染物的濃度為0.01~30μg/L,pH值為6.0~8.5,電導率大于150μS/cm;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采用底部微孔曝氣方式,將O3體積百分比為10~15%的O2和O3混合氣通入底部設有陰、陽電極的臭氧接觸塔,電極兩端通直流電;通入混合氣的同時,將所述待處理水體注入所述臭氧接觸塔,水力停留時間為10~20min,即時輸出水體,即可;
所述O3的通入量與待處理水體TOC之比為2~2.5;
所述陰極端電流密度為0.4~2mA/cm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處理水體中,氯離子濃度為50~400mg/L。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體中的嗅味類微污染物包括2-甲基異莰醇和土臭素。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甲基異莰醇的濃度為0.01~10μg/L,所述土臭素的濃度為0.01~10μg/L。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中:陽極選自鈦鍍釕電極、鈦鍍鉑電極、鈦鍍鉭電極、鈦基鍍銥電極、鈦基鍍銠電極或鈦基鍍二氧化銥電極,或含鈦釕、鈦鉑、鈦鉭、鈦銠或鈦銥的合金電極;
和/或陰極選自石墨電極、玻璃碳電極、活性炭纖維電極或氣體擴散電極;所述氣體擴散電極為炭紙/布/氈-聚四氟乙烯電極、活性炭-聚四氟乙烯電極、炭黑-聚四氟乙烯電極、碳納米管-聚四氟乙烯電極或石墨烯-聚四氟乙烯電極。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陽極為鈦鍍釕電極;所述陰極為炭紙-聚四氟乙烯電極、炭黑-聚四氟乙烯電極或石墨電極。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處理水體為地表水或地下水;所述待處理水體的TOC為1.3~2.6mg/L,其中疏水性天然有機物的百分比為52~58%,其中2-甲基異莰醇的濃度為0.5~2μg/L,土臭素的濃度為0.5~2μg/L,pH值為6.0~8.5,電導率大于150μS/cm;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采用底部微孔曝氣方式,將O3體積百分比為10~15%的O2和O3混合氣通入底部設有陰、陽電極的臭氧接觸塔,電極兩端通直流電;通入混合氣的同時,將所述待處理水體注入所述臭氧接觸塔,水力停留時間為10~20min,即時輸出水體,即可;
所述O3的通入量與待處理水體TOC之比為2.5;
所述陰極端電流密度為2mA/cm2;
陽極為鈦鍍釕電極;所述陰極為炭紙-聚四氟乙烯電極、炭黑-聚四氟乙烯電極或石墨電極。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處理水體中氯離子的濃度為50~300mg/L。
9.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方法在生產飲用水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994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