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厚度鈦坯的加熱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69683.1 | 申請日: | 201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1610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利香;趙文忠;王青;劉丹;劉建磊;張晨光;付振坡;趙喜偉;袁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舞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45/00 | 分類號: | B21B45/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冀科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 |
| 地址: | 4625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厚度 加熱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厚度鈦坯的加熱生產方法,所述生產方法包括加熱和軋制工序;所述加熱氣體為空氣與天然氣的混合氣體。本發明以厚度為480~500mm鈦坯為原料,通過合理的加熱過程控制,采用在混合氣體(天然氣和空氣)加熱環境下、連續式加熱爐中生產,確保生產的連續性以及最大500mm厚鈦坯加熱的均勻性,提高了生產效率。本發明方法可以獲得3500~3800mm超寬規格的鈦板,鈦板成材率≥92%,滿足后續生產特殊規格鈦材的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厚度鈦坯的加熱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航空航天、海洋開發、化工、汽車等工業的發展, 鈦材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但由于我國鈦工業起步較晚, 1958年開始實現海綿鈦的工業化生產,1964年實現鈦加工材的工業化生產,一直到2004年全年鈦材加工量才突破10000 噸,遠低于國內鈦材市場的需求。
目前國內鈦材加工企業基本采用電阻爐進行加熱生產,該技術只能對小規格坯料、小單重的鈦坯進行加熱生產,無法實現大規格鈦坯的連續性生產。并且小規格坯料、小單重的鈦坯無法生產面積大幅、超寬(3000mm以上)等特殊領域使用的鈦板。采用本發明技術可以解決以上問題,利用連續式加熱爐加熱,并且配合現代化軋機,可以實現批量加熱生產,軋制各種特殊規格的鈦板、鈦材等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大厚度鈦坯的加熱生產方法,以實現軋制超寬鈦板,提高鈦材的成材率和生產效率,滿足鈦板產品的高效、連續性生產。以厚度為480~500mm鈦坯為原料,通過對加熱過程控制,實現軋制生產3500~3800mm超寬規格的鈦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大厚度鈦坯的加熱生產方法,所述生產方法包括加熱 和軋制工序;所述加熱氣體為空氣與天然氣的混合氣體。
本發明所述鈦坯規格為:480~500mm厚、1400mm定寬。
本發明所述加熱工序,鈦坯采用連續式加熱爐加熱。
本發明所述加熱工序,控制連續式加熱爐中的加熱氣體空氣與天然氣的流量比在0.9~1.1之間,確保鈦坯在微氧化性氣氛中加熱。
本發明所述加熱工序,鈦坯入加熱爐溫度為450~500℃,保溫2~3h。
本發明所述加熱工序,鈦坯在加熱爐由500℃快速升溫到850℃,升溫時間≤60min。
本發明所述加熱工序,鈦坯在加熱爐最高加熱溫度850~950℃,保溫8~10h。
本發明所述軋制工序,采用搶溫軋制生產,鈦坯開軋溫度840-880℃;鈦坯軋制后單獨堆放24小時以上自然冷卻,吊運過程采用真空吊吊運。
本發明所述方法可以獲得3500~3800mm超寬規格的鈦板。
本發明所述方法生產的鈦板成材率≥92%。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發明以厚度為480~500mm鈦坯為原料,通過合理的加熱過程控制,采用在混合氣體(天然氣和空氣)加熱環境下、連續式加熱爐中生產,確保生產的連續性以及最大500mm厚鈦坯加熱的均勻性,提高了生產效率。2、本發明方法可以獲得3500~3800mm超寬規格的鈦板,滿足后續生產特殊規格鈦材的需求。3、本發明方法生產的鈦板成材率≥9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480mm大厚度鈦坯(1400mm定寬)的加熱生產方法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舞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舞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96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型成型機立輥換輥裝置
- 下一篇:一種銅合金管表面質量改善與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