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快速可靠的汽車玻璃破拆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369389.0 | 申請日: | 201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610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國棟;張楚;溫佳珉;肖亞東;周佳楠;鄭飛;王麒瑜;黃家輝;楊兵;郭嘉琳;梅青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R21/02 | 分類號: | B60R21/02;A62B3/00 |
| 代理公司: | 42222 武漢科皓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張火春 |
| 地址: | 43007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可靠 汽車玻璃 拆裝 | ||
本發(fā)明屬于自動化救援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快速可靠的汽車玻璃破拆裝置,可應用于消防、搶險、汽車事故等緊急救援情況。由一面為平面的反應器和在反應器的平面上的真空吸盤組成,所述反應器內(nèi)部有U形槽,所述U形槽內(nèi)裝填有鋁熱劑,鋁熱劑上面有引火粉,引火粉內(nèi)部有電點火頭,所述電點火頭的導線穿過U形槽和反應器的側(cè)壁引出,所述引火粉上面有封裝塞封口。通過真空吸盤吸附在玻璃的四角。電點火頭上的導線與外部電池盒及開關連接。該裝置小巧便攜,方便安裝;利用開關控制反應,對操作人員要求低,自動化程度高;利用化學反應,可快速可靠地將玻璃破碎,尤其適用于緊急情況下汽車玻璃的破碎。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自動化救援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快速可靠的汽車玻璃破拆裝置,可應用于消防、搶險、汽車事故等緊急救援情況。
背景技術
隨著現(xiàn)代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汽車走進千家萬戶,汽車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但頻發(fā)的汽車事故卻讓人堪憂。汽車事故之所以造成巨大損失,很多情況下都是由于事故發(fā)生后沒能及時得到救援造成的。譬如很多車輛車窗起落為電動控制,當車輛發(fā)生事故或電路故障時,車門車窗基本不能打開,被困人員只能通過物理方法人工利用工具破開汽車玻璃進行逃生。當前主要的做法是在車體內(nèi)懸掛一個破窗錘,事故發(fā)生時敲擊玻璃進行破窗逃生。然而這種方法存在諸多缺點:第一需要敲擊玻璃的特定位置,需要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大多數(shù)被困人員可能因為不了解該方面知識,難以敲擊準確位置,從而不能及時敲破玻璃;第二,這種方法對操作者有一定的體能要求,同時還需要揮動手臂空間,而事故現(xiàn)場往往情況復雜,且被困人員可能因為受傷而不能進行操作,因此難以成功敲碎玻璃;第三,由于在車廂內(nèi)設置錘子及支座占據(jù)空間,因此目前很多小汽車內(nèi)部并沒有配備這種安全錘。
目前,也有一些關于玻璃破拆器的專利,例如專利號為201320232526.3的一種多功能汽車玻璃破拆器,申請?zhí)枮?01420653063.2的玻璃破拆器,申請?zhí)枮?01220467907.5的玻璃破拆器等,這些技術總體存在以下兩點不足,基本利用物理的方法,手工或半自動化的方式對玻璃進行破拆,這種方法對被困人員的操作能力要求高,一般情況下不利于緊急救援;因為某些特殊的結構使得一些裝置的設計不適用于小汽車,從而使得這些裝置的使用范圍受到極大的限制。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快速可靠的汽車玻璃破拆裝置。該裝置小巧便攜、可以迅速有效破碎汽車玻璃。
為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快速可靠的汽車玻璃破拆裝置,由一面為平面的反應器和在反應器的平面上的真空吸盤組成,所述反應器內(nèi)部有U形槽,所述U形槽內(nèi)裝填有鋁熱劑,鋁熱劑上面有引火粉,引火粉內(nèi)部有電點火頭,所述電點火頭的導線穿過U形槽和反應器的側(cè)壁引出,所述引火粉上面有封裝塞封口。
所述反應器為內(nèi)部開有U形槽,側(cè)壁開有導線孔的金屬容器。反應藥粉鋁熱劑和電子打火裝置的電點火頭部分放置在反應器的U形槽處,反應器用封裝塞封住U形槽口后,用真空吸盤吸附在玻璃的四角,距離玻璃邊緣3-5cm左右處。
所述反應器的形狀可以為半球形、圓柱形、四方體等;材質(zhì)為金屬材料,一般為低碳鋼材料;四方體幾何尺寸為4-6cm*4-6cm*2-3cm(長*寬*高)、半球直徑為4-6cm、圓柱體尺寸為4-6cm*2-3cm(直徑*高)。反應器的內(nèi)部有U形槽,反應藥粉及電子打火裝置的電點火頭放置在該U形槽處。反應器的側(cè)壁上開有兩個導線孔,與U形槽導通,用于連接電點火頭與電池、開關。
所述U形槽的尺寸為6-8mm*8-12mm(內(nèi)徑*高),U形槽最底端是4-7mm段的反應藥粉,藥粉上方是3-5mm的引火粉,電點火頭的藥頭部分包裹在該引火段之中,引火粉上方由封裝塞封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大學,未經(jīng)武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9389.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