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隔空無聲傳音骨傳導揚聲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68965.X | 申請日: | 201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246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1 |
| 發明(設計)人: | 孔玉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孔玉亮 |
| 主分類號: | H04R9/06 | 分類號: | H04R9/06;H04R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541 | 代理人: | 唐海力,韓來兵 |
| 地址: | 05545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聲 傳音骨 傳導 揚聲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揚聲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隔空無聲傳音骨傳導揚聲器。
背景技術
人能夠聽見聲音是因為空氣通過外耳耳道把振動傳遞到耳膜,通過耳膜形成的振動驅動人的聽覺神經,由此感知聲音的振動。傳統的耳塞式耳機,一般都是將耳機貼在耳朵孔或塞在耳朵孔內,耳機通過振動空氣,空氣再振動人的耳膜,而將聲音傳到人腦。當人們在聽耳機里的聲音時,外界的聲音使用者是很難聽到的,如過馬路聽不到鳴笛聲,那是相當危險的;另外,如果長期大音量的使用這種耳機,對耳膜有影響,會引起人的耳鳴,嚴重地會造成聽力下降。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人們發明了一種骨傳導揚聲器,這種揚聲器是將電信號變為震動信號,通過與人體的聽骨接觸,使人聽到聲音,聲音不需要經過空氣傳播,并不會影響耳朵的聽覺功能,同時,也不會對人的耳膜造成任何影響。
骨傳導揚聲器是省略了聲音振動經過鼓膜和耳小骨的過程,將聲音的振動通過頭蓋骨直接傳遞到耳蝸,即使鼓膜和耳小骨有異常的聽力低下者,也可以利用骨傳導路徑清楚的聽到聲音,目前骨傳導揚聲器也存在如下缺點:
一是采用一點式接觸,揚聲器與帶箍一體的連接方式,揚聲器與帶箍通過連接裝置的連接方式。上述連接方式都是靠帶箍的張力和揚聲器與帶箍固定的角度來實現緊貼頭部的。上述連接方式存在揚聲器位置在某一自由度固定,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不能調整揚聲器位置,導致不同的人佩戴時,揚聲器的位置相對固定,存在與頭部貼合程度不緊密的問題,從而使聲音傳導效率降低;
二是耳掛式的骨傳導揚聲器的耳掛裝置被固定于揚聲器本體上,不可拆卸更換,一旦耳掛裝置被損壞,就必須更換整個揚聲器,造成資源的浪費,并且,由于不同消費者個體的耳部特征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單一規格的耳掛裝置往往無法良好地適配所有消費者,若耳掛裝置與耳部特征不相適配,則容易發生松脫滑落或過緊壓迫耳部的情況;
現有的耳掛裝置大都是采用硬質塑料等非彈性材料制成,雖然采用非彈性材料使得耳掛裝置具有一定的剛性,但由于缺乏彈性,一方面由于佩戴時貼緊力不足而容易發生松動,另一方面,若受較大應力作用而變形,則難于恢復到原彎折狀態,同樣影響了通話質量以及消費者的佩戴舒適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隔空無聲傳音骨傳導揚聲器,解決揚聲器電線纏繞,不易調整,耳掛入耳不舒服等問題。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隔空無聲傳音骨傳導揚聲器,包括信號發射模塊和至少一個信號接收模塊,所述信號發射模塊和所述信號接收模塊為分體式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信號發射模塊包括具有音頻信號放大功能的電路板和具有傳導功能的線圈,所述電路板與所述線圈焊接。
進一步地,所述無信號發射模塊還包括殼體,電路板設置于所述殼體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線圈外部設置有保護層。
進一步地,所述電路板為藍牙音頻信號放大功能的電路板或wifi音頻信號放大功能的電路板。
進一步地,所述信號接收模塊包括磁鐵和外殼體,所述磁鐵置于外殼體內。
進一步地,所述的外殼體為一體式結構,優選為牛角形、橢圓形或圓形。
進一步地,所述牛角形外殼體包括腔體和掛鉤,所述腔體為伸入耳道部分,磁鐵設置在所述腔體內。
進一步地,所述掛鉤為牛角式結構,用于將外殼體懸扣在耳朵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外殼體為彈性材料制備的結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所述的骨傳導揚聲器為分體式結構,信號發射模塊可以佩戴在不同部位,信號接收模塊隔空就可接收信號發射模塊所發射的信號,中間不需要實質連接,免除電線纏繞;信號接收模塊不需要電池、電線、芯片和任何電路,解決了常規耳機佩戴不方便、耳機線的纏繞之痛、入耳部分不舒服、以及電池爆炸等帶來的傷害。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隔空無聲傳音骨傳導揚聲器的信號發射模塊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隔空無聲傳音骨傳導揚聲器的信號接收模塊結構示意圖;
圖3為信號接收模塊的局部剖面圖。
附圖標記:1-電路板、2-殼體、3-線圈、4-保護層、5-磁鐵、6-外殼體、7-腔體、8-掛鉤。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將參考一些示例實施例描述本公開的原理。可以理解,這些實施例僅出于說明并且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和實施例本公開的目的而描述,而非建議對本公開的范圍的任何限制。在此描述的本公開的內容可以以下文描述的方式之外的各種方式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孔玉亮,未經孔玉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896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