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抗震樓梯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68288.1 | 申請日: | 201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653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季泓;徐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城發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F11/02 | 分類號: | E04F11/02;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趙潔修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抗震 樓梯 結構 | ||
1.一種抗震樓梯結構,包括樓梯本體(1)、設置在樓梯本體(1)上端的上樓層面(11)和設置在樓梯本體(1)下端的下樓層面(12),其特征在于:所述樓梯本體(1)上端與上樓層面(11)之間形成有供樓梯本體(1)上端沿水平方向滑移的第一滑移部(2),所述樓梯本體(1)的下端與下樓層面(12)之間形成有供樓梯本體(1)沿水平方向滑移的第二滑移部(3);所述第一滑移部(2)包括設于上樓層面(11)且底部與樓梯上端底面滑移連接的滑移槽(21),所述滑移槽(21)的深度大于樓梯本體(1)上端的厚度,所述滑移槽(21)的長度大于樓梯本體(1)上端的長度;所述第二滑移部(3)包括設于下樓層面(12)且底部與樓梯下端底面滑移連接的滑移面(31)、設于滑移面(31)與樓梯下端底面之間減少摩擦力的低阻尼部(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樓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面(31)在樓梯本體(1)下端的前方設置有限制樓梯本體(1)進一步向外移動的限位塊(32),所述限位塊(32)的側壁與樓梯本體(1)下端的側壁之間設置有滑移空腔(3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樓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樓梯本體(1)的下端與限位塊(32)接觸的側面呈傾斜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樓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阻尼部(4)包括設置在樓梯本體(1)下端底面與滑移面(31)之間的第一石墨粉層(4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樓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阻尼部(4)包括由滑移面(31)凹陷形成的容納腔(43),所述容納腔(43)內滑移連接有升降板(44),所述升降板(44)的底部設置有驅動升降板(44)在容納腔(43)的高度方向上升降的升降部,所述升降板(44)的頂部與樓梯本體(1)下端底面之間設置有第二石墨粉層(42),所述升降板(44)在容納腔(43)的高度方向移動使第二石墨粉層(42)與樓梯本體(1)下端的底面抵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樓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包括電機(45)和連接在電機(45)的電機(45)軸上的滾珠絲杠(46),所述滾珠絲杠(46)通過螺母(47)與升降板(44)轉動連接,所述滾珠絲杠(46)通過自轉驅動升降板(44)升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樓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阻尼部(4)包括分別轉動連接在樓梯本體(1)上端底部和下端底部的滾輪(51)。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抗震樓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面(31)上設置限制滾輪(51)滑動方向的滾輪槽(52)。
9.根據權利要求1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抗震樓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樓梯本體(1)的下端底面設置有鋼板(49)。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樓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樓梯本體(1)的內部沿寬度方向貫穿設置有橡膠加強件(13),所述橡膠加強件(13)的一端與樓梯本體(1)側面的墻壁(14)連接,所述橡膠加強件(13)的另一端預埋在樓梯本體(1)內,所述橡膠加強件(13)沿樓梯本體(1)的長度方向均勻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城發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城發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828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水卷材施工裝置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高層建筑所需要的折疊式緊急避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