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調節土壤酸度的組合物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68063.6 | 申請日: | 201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339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1 | 
| 發明(設計)人: | 時仁勇;徐仁扣;李九玉;鄧開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9K17/02 | 分類號: | C09K17/02;C09K10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 地址: | 210008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節 土壤酸度 組合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土壤改良和調理方法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調節土壤酸度的組合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由于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強烈的淋溶作用導致我國南方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土壤一般呈酸性(趙其國等,2002. 科學出版社)。近年來,酸沉降和農業生產中銨態氮肥過量施用導致土壤酸化速度大大加快 (Guo et al., 2010. Science, 327: 1008–1010.)。土壤加速酸化導致的低pH和鋁毒嚴重危害該類土壤上作物生長,導致作物生長不良、產量和品質均下降。目前,針對土壤酸度的危害,傳統的改良方法是施用石灰等堿性物質中和土壤酸度,提高土壤pH值,這一方法雖然有效,但消耗大量的礦產資源。另一方面,由于酸沉降對土壤酸化的影響長期存在,農業生產中銨態氮肥仍將大量施用,因此酸性土壤即使施用石灰改良劑提高土壤pH,過一段時間仍會發生復酸化問題,需要頻繁施用石灰改良劑。如能在改良酸度的同時,提高土壤酸緩沖容量,可以提高土壤對外源酸的抵抗能力,有效減緩農田土壤的復酸化。南方紅壤的酸緩沖容量低,其抗酸化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需要研發提升土壤抗酸化能力的關鍵技術。
除酸度外,南方紅壤風化程度高,土壤黏土礦物以1:1型高嶺石為主。強烈的淋溶作用使土壤鹽基離子大量淋失。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促使土壤有機質快速分解,不易積累。因此,酸性土壤的肥力水平一般較低,這是影響該地區農業生產的另一個不利因素。在改良土壤酸度的同時,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才能充分利用南方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豐富的水熱資源,使土壤的生產潛力最大化,保障該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利用堿渣、有機肥和農作物秸稈制備的生物質炭為原料,研制一種能改良土壤酸度,并同步提升土壤肥力和土壤抗酸化能力的長效綜合方法。
發明內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我國南方酸性土壤的酸害、鋁毒、低肥力、易復酸化等問題,設計一種以低成本的工業副產品和農業廢棄物為原料,既改良土壤酸度,又提升土壤肥力,同時提高土壤抗酸化能力的調節土壤酸度的組合物及其應用,從而提高該類土壤的綜合生產力,降低酸性土壤改良成本。
技術方案:一種調節土壤酸度的組合物,由秸稈生物質炭、堿渣和有機肥組成,其中秸稈生物質炭、堿渣和有機肥的質量比例為(80~100):(6~15):50。
優選的,所述秸稈為花生秸稈,花生收獲后將花生秸稈干燥、粉碎,之后放入炭化爐中,在400℃的溫度下加熱炭化3小時后自然冷卻制得。
優選的,所述堿渣為氨堿法生產純堿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
優選的,所述有機肥為畜禽糞經腐解生產的商品有機肥。
上述調節土壤酸度的組合物的應用,對第四紀紅黏土、玄武巖和板頁巖等母質發育的黏質酸性土壤,花生秸稈炭的施用量為15000 kg/ha;pH<4.5時,堿渣施用量為2250 kg/ha;5.0>pH>4.5時,堿渣施用量為1500 kg/ha。對花崗巖和砂巖母質發育的砂質土壤,花生秸稈炭施用量為12000 kg/ha;pH<4.5時,堿渣施用量為1500 kg/ha;5.0>pH>4.5時,堿渣施用量為900 kg/ha。所有酸性土壤,有機肥施用量為7500 kg/ha;對pH<4.5的酸性土壤,按上述計量連續施用2年,每年1次,之后可間隔4年再次施用;對5.0>pH>4.5的酸性土壤,按上述計量施用1次之后,間隔4年再次施用。
具體應用方法為,將堿渣、有機肥和生物質炭均勻撒施于土壤表層,然后通過人工或旋耕機將調理劑與耕層土壤均勻混合,一周后播種或移栽作物。
有益效果:單獨施用堿渣,雖然能夠有效提高土壤pH,但不能提升土壤肥力,解決不了紅壤肥力低下的問題。單施有機肥對土壤酸度的改良效果有限,尤其是對pH<4.5的強酸性土壤。但有機肥通過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土壤養分含量提升了土壤肥力。將堿渣與有機肥配施可以同時解決土壤酸度改良和肥力提升問題。但隨著銨態氮肥的繼續施用,土壤會出現復酸化現象,需要頻繁施用改良劑。秸稈生物質炭能夠提高土壤緩沖容量,從而提高土壤的抗酸化能力。比較不同秸稈炭的效果,發現花生秸稈炭在提升土壤抗酸化能力方面的效果明顯優于稻草炭、玉米秸稈炭和油菜秸稈炭。因此,將花生秸稈炭與堿渣和有機肥配施,可以中和土壤酸度,提升土壤肥力并提高土壤的抗酸化能力,減緩土壤復酸化,從而減少改良劑的施用次數,延長改良劑的作用時間。這可以大大減少施用改良劑消耗的勞動力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806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