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終端外殼以及終端外殼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67313.4 | 申請日: | 201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055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東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5/02 | 分類號: | H05K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415 | 代理人: | 陳蕾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區清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終端 外殼 以及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終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終端外殼和一種終端外殼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用戶對手機等終端需求的多樣化,用戶對于終端外觀的喜好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終端的銷量。
目前對于終端外殼外觀的改進,除了對終端外殼進行不同顏色的上色,還有在終端外殼上設置圖案的方案。但是目前的設置的圖案均是位于終端外殼的表面,在使用過程中,會對圖案造成磨損,導致圖案模糊,從而影響美觀度,并且為了避免磨損,往往還采用了特殊材料,價格較高。
發明內容
本公開提供一種終端外殼和一種終端外殼的制作方法,以解決相關技術中的不足。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終端外殼,包括:
第一材料層;
紋理層,設置在所述第一材料層的部分區域之上,其中,所述紋理層的材料為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
第二材料層,設置在所述紋理層之上,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材料層未設置有所述紋理層的區域之上,其中,所述第二材料層的材料為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且所述第二材料層與所述紋理層的折射率不同。
可選地,所述第一材料層由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材料層與所述紋理層和/或所述第二材料層的折射率不同。
可選地,所述第一材料層和所述紋理層通過一次成型形成。
可選地,所述紋理層包括凸起區域和/或凹陷區域。
可選地,所述凸起區域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材料層的厚度,所述凹陷區域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材料層的厚度。
可選地,所述紋理層包括一種或多種顏色的材料。
可選地,所述紋理層包括多層子紋理層,且每層所述子紋理層的折射率不同。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終端外殼的制作方法,包括:
形成第一材料層;
在所述第一材料層的部分區域之上通過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形成紋理層;
在所述紋理層之上,以及所述第一材料層未設置有所述紋理層的區域之上,通過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形成第二材料層,其中,所述第二材料層與所述紋理層的折射率不同。
可選地,所述形成第一材料層;以及在所述第一材料層的部分區域之上形成紋理層包括:
通過雙射成型的第一次注塑成型形成所述第一材料層以及所述紋理層。
可選地,所述形成第二材料層包括:
通過雙射成型的第二次注塑成型形成所述第二材料層。
可選地,所述形成第一材料層包括:
通過多組分成型將多種顏色的材料注塑成型為所述紋理層。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實施例可知,由于從第二材料層表面某點射出的兩束光線分別經過了折射率不同的紋理層與第二材料層后進入了人眼,導致這兩束光線的光程存在差異,因此用戶可以觀察出紋理層與第二材料層的交界面,進而使得用戶可以透過第二材料層觀察到紋理層。
而終端外殼中置于最外部的結構為第二材料層,紋理層則位于第二材料層和第一材料層之間,因此一方面可以保證用戶觀看到紋理層所形成的圖案,另一方面無需在終端外殼的最外部形成紋理層,避免了紋理層因使用而磨損,導致紋理層所形成的圖案模糊等問題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開。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開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公開的原理。
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終端外殼的示意結構圖。
圖2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終端外殼中的光路示意圖。
圖3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終端外殼的制作方法的示意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并不代表與本公開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公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終端外殼的示意結構圖,該終端外殼不僅可以包括終端的后殼,還可以包括終端邊框,以及其他非顯示區域的結構,其可以適用于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可以根據需要設計尺寸和形狀,具體本公開不進行限制。如圖1所示,該終端外殼包括:
第一材料層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731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