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66549.6 | 申請日: | 201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266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4 |
| 發明(設計)人: | 高嶺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嶺云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05 | 分類號: | A61K36/8905;A61K9/48;A61K9/14;A61K9/00;A61P13/04;A61P1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4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泌尿 結石 中藥 泌尿系結石 王不留行 有效治療 原料藥材 重量配比 冬葵子 金線草 金砂 萹蓄 石韋 香附 瞿麥 制備 安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中藥,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材制備而成:王不留行15份、金線草15分、海金砂15份、瞿麥15份、冬葵子15份、萹蓄15份、石韋15份、香附12份。臨床實驗證明,本發明能夠安全有效治療泌尿系結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中藥。
背景技術
泌尿系結石,是指腎臟、輸尿管、膀胱結石而言,屬中醫砂、石淋范疇。究其病因病機為濕熱蘊結下焦,阻滯氣機,致使氣血運行不暢,津液運轉不利,體液被熱邪煎熬日久,聚而成石,結石與濕熱停留,阻礙氣血運行必成瘀血;結石損傷血絡,血液外溢,或內阻而成瘀血,因而濕熱瘀血是結石的主要病因。腎虛而致膀胱氣化不利,為結石形成的內在根本因素。機體抗病能力低下,則可因氣化不利而瘀滯,或因濕熱蓄積,氣血熱結,致使結石形成。腎虛為本,邪實為標。故臨床立法用藥,當時時顧護腎氣,做到消中寓補、標本兼治。補腎氣能改善腎功能,健全分清泌濁機能,調暢氣血,通利水道,從而使結石從病灶排出。砂石結聚于體內是本病的中心環節,結石不除,則病體難以康復,結石停留,不僅使腎臟受損,影響其氣化功能,更加重了體內氣血阻滯,膀胱氣化不利。結石日久,輕則發生尿路梗阻,重則致腎功能衰竭。
本發明所涉及藥材研究現狀如下:
王不留行【別名】 留行子、奶米、王牡牛、大麥牛。【 來源 】本品為石竹科植物麥藍菜的干燥成熟種子。夏季果實成熟、果皮尚未開裂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再曬干。【性味】 苦,平。【歸經】 苦,平。【功能主治】活血通經,下乳消腫。用于乳汁不下,經閉,痛經,乳癰腫痛。【用法用量】內服:煎湯,4.5~9g。【注意】 孕婦慎用。失血病、崩漏病并須忌之。【摘錄】《中華本草》。
金線草【別名】毛蓼、山蓼、一串紅、鐵拳頭、紅花鐵菱角、蓼子七、雞心七、九龍盤.【 來源 】 蓼科金線草屬植物金線草,以根或全草入藥。秋季采全草,割下莖葉,分別曬干備用。【性味】 辛,涼。【功能主治】涼血止血,祛瘀止痛。用于吐血,肺結核咯血,子宮出血,淋巴結結核,胃痛,痢疾,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痹痛,腰痛。【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摘錄】《中華本草》。
海金砂【別名】金沙藤、左轉藤、蛤蟆藤、羅網藤、鐵線藤、吐絲草、鼎擦藤、猛古藤。【 來源 】本品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 的干燥成熟孢子。秋季孢子未脫落時采割藤葉,曬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葉。【性味】 甘、咸,寒。【歸經】歸膀胱、小腸經。【功能主治】清利濕熱,通淋止痛。用于熱淋,砂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澀痛。【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注意】 腎陰虧虛者慎服。【摘錄】《中華本草》。
瞿麥【別名】 石竹子花、十樣景花、洛陽花。【 來源 】本品為石竹科石竹屬植物瞿麥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果期采割,除去雜質,干燥。【性味】苦,寒。【歸經】歸心、小腸經。【功能主治】利尿通淋,破血通經。用于熱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瀝澀痛,月經閉止。【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注意】孕婦慎用。【摘錄】《中華本草》。
冬葵子【別名】葵子、葵菜子。 【 來源 】為錦葵科植物冬葵的種子。【性味】甘,寒。【歸經】 入大小腸、膀胱經。【功能主治】 利水,滑腸,下乳。治二便不通,淋病,水腫,婦女乳汁不行,乳房腫痛。【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注意】脾虛腸滑者忌服,孕婦慎服。【摘錄】《中華本草》。
萹蓄【別名】 萹蓄竹、萹竹、萹茿、畜辯、萹蔓、扁蓄、地萹蓄、編竹、扁畜、粉節草、道生草、扁竹、扁竹蓼、烏蓼、大蓄片、野鐵掃把、路柳、疳積藥、斑鳩臺、螞蟻草、豬圈草、桌面草、路邊草、七星草、鐵片草、竹節草、扁豬牙、殘竹草、妹子草、大鐵馬鞭、地蓼、牛鞭草、牛筋草、 路柳、斑鳩臺、扁豬牙萹蓄.【 來源 】為蓼科植物萹蓄的全草。【性味】苦,寒。【歸經】入膀胱經。【功能主治】治熱淋,癃閉,黃疸,陰蝕,白帶,蛔蟲,疳積,痔腫,濕瘡。【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注意】【摘錄】《中華本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嶺云,未經高嶺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654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配方
- 下一篇: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膏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