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鐵礬渣中有價元素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710366492.X | 申請日: | 2017-05-22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6774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31 |
發明(設計)人: | 朱德慶;徐五七;潘建;李啟厚;俞鷹;錢俊杰;薛鈺霄;陳錦安;虎訓;李紫云;梁鐘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主分類號: | C22B1/02 | 分類號: | C22B1/02;C22B1/248;C22B1/244;C22B5/10;C22B19/30;C22B58/00;C25C5/02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43114 | 代理人: | 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礬渣中有價 元素 提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鐵礬渣中有價元素的提取方法,具體包括造球、氧化焙燒脫硫、直接還原、熔分、鑄錠、電解等步驟。造球過程中采用本發明所述的特殊添加劑,所述的添加劑包括有機粘結劑、堿土金屬源、堿金屬源、碳質燃料和鐵氧化物。本發明中,通過大量研究及試驗認證,通過所述的添加劑的使用,可強化造球、改善球團焙燒脫硫與固結效果,提高焙燒球團強度,改善焙燒球團還原性,降低球團還原膨脹率,改善渣的流動性,提高渣的脫硫能力,配合所述的后續工藝,可實現鐵、鎵、鋅、銦、硫等多種有價元素的高效分離與提取。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從鐵礬渣中回收鋅、銦、鐵、鎵、硫等多種有價元素的方法。
背景技術
鐵礬渣是濕法提鋅過程中為除鐵而產生的廢棄物,含鐵25%~30%,硫 8~12%、鋅3%~5%,銀50-100g/t以及微量的稀散金屬鎵、銦、鍺等元素,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由于其含有重金屬,含水30-50%,較不穩定,不易堆存,屬危險固體廢棄物,因此必須對其進行處理。
火法提取工藝是一種有前途的高效工藝,有價元素提取的品種多、提取效率高、廢水少、二次渣可實現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
還原焙燒-熔分是分離提取鋅、銦和鐵、鎵的有效手段。利用鋅、銦還原為金屬并具有良好揮發性能的特點,將鋅、銦還原揮發在煙塵中富集和回收,做為后續鋅銦分離和提取的優質原料。鐵和鎵被還原,在熔分過程中,鐵熔化成鐵水,與脈石分離。由于鎵具有強烈的親鐵性,鎵在鐵水中得到有效富集。富鎵鐵水是回收分離鐵和鎵的優質原料。
但是,由于鐵礬渣粒度太細,必須預先制備成球團才能使用;但是,其含水量高,尤其是化合水含量高,燒失量大,生球熱穩定性差。鐵礬渣含硫高達12%左右,直接還原過程中將嚴重影響鋅和銦的還原揮發,從而影響鐵、鎵與鋅、銦的分離,而且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此外,鐵礬渣中的脈石屬于酸性礦物,硅、鋁氧化物及堿金屬含量高,其鐵礬渣球團還原性低、還原膨脹性過高,球團還原焙燒-熔分過程中,鋅、銦還原揮發率低,在還原球團的熔分過程中,渣的流動性差,脫硫能力低,將導致鐵水中硫含量超標,嚴重影響后續的鐵鎵分離及還原鐵粉產品質量。因此,強化球團焙燒脫硫及焙燒球團直接還原焙燒-熔分過程中的鋅、銦還原揮發,促進熔分過程中的渣鐵分離,確保鎵最大程度進入鐵水,控制鐵水中的雜質含量,對高效分離提取鐵、鎵、鋅、銦具有決定性作用。
現有技術中也公開了一些鐵礬渣的綜合利用方法,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號為CN103710538A)公開了一種鋅冶煉渣復合團塊的制備方法,將鉛銀渣、鐵礬渣和鼓風爐渣分別破碎球磨與硅酸鹽水泥作粘結劑,混合成型,在20~ 80Mpa條件下進行壓團產出濕團塊,于30℃~180℃溫度下烘干產出團塊。但是硅酸鹽水泥粘結劑團塊干燥后含水偏高,硅酸鹽水泥粘結劑熱穩定性差,在后續冶煉中易破裂,影響冶煉效率,且由于硅的引入,加大冶煉渣量,導致能耗成本的升高。
公開號為CN104911356A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固廢瓦斯灰、含鋅鐵釩渣綜合回收工藝,具體公開了一種添加劑,為工業矽砂、石灰、消石灰或碳酸鈣中的一種或者幾種組合。將瓦斯灰(泥)和黃鉀鐵礬渣按照(2~5)∶1比例進行混合均勻,將混合料與焦粉、生石灰按1∶0.18∶0.03比例用抓斗吊進行堆式配料,難以混勻;混合料輸送至圓盤制粒機進行制粒,控制出料粒度為6~ 12mm,水分含量為18~25%,并將制粒后的物料自然堆存干燥16~32h;以石灰及消石灰做粘結劑,料粒強度低,堆存和轉運中易破碎,導致回轉窯結圈。生球水分高達25%,抗壓強度差,堆存中易粘結和破碎。煙氣脫硫副產石膏,難以進一步利用。還原產品經三段梯度磁選及三級磨礦,再經高效螺旋分級機分級后產出還原鐵粉和鐵精粉,流程長,投資大,磨礦成本高,回收的有價元素品種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649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