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物聯網的住宅新風正壓保障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1710366021.9 | 申請日: | 2017-05-22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8450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1 |
發明(設計)人: | 李春旺;楊志成;田沛哲;吳義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聯合大學 |
主分類號: | F24F11/58 | 分類號: | F24F11/58;F24F11/52;F24F11/64;F24F11/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麗華 |
地址: | 100023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聯網 住宅 新風 正壓 保障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住宅新風正壓保障系統,包括新風機控制單元、補風裝置控制單元、抽油煙機狀態檢測單元、排風機狀態檢測單元,抽油煙機狀態檢測單元用于檢測抽油煙機的檔位狀態信號,并將抽油煙機的檔位狀態信號發送至新風機控制單元、補風裝置控制單元,排風機狀態檢測單元用于檢測排風機的檔位狀態信號,并將排風機的檔位狀態信號發送至新風機控制單元、補風裝置控制單元,補風裝置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抽油煙機的檔位狀態信號和/或排風機的檔位狀態信號,輸出相適應的補風量;新風機控制單元接收抽油煙機的檔位狀態信號和/或排風機的檔位狀態信號,控制送風機輸出一定風量,維持室內正壓狀態,保證室內空氣品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住宅新風正壓保障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應用于廚房、衛生間與其他房間聯動的住宅新風正壓保障系統。
背景技術
PM2.5、甲醛、TVOC等室內污染物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特別是霧霾天氣直接影響了PM2.5濃度。目前,大部分新建住宅都安裝了室內正壓新風系統,其基本原理為,將室外空氣引入新風處理裝置,通過初效過濾、亞高效過濾和靜電吸附過濾達到很高的PM2.5去除率,再將凈化后的新風送入室內,并保持室內的一定的正壓狀態,一方面防止室外污染物進入室內,另一方面保持一定的滲透換氣次數將室內污染物利用縫隙排出到室外。這種室內正壓新風系統的效果取決于兩個方面:(1)對室外新風的處理效率;(2)房間具有較好的密封性,保持一定的室內正壓。從節能和降低噪聲的角度講,新風處理裝置的送風機一般都可根據PM2.5或TVOC濃度進行自動調節,當室內空氣品質較好的時候,采用較低的送風量。
對于普通單元住宅除了門窗滲透外,還有廚房的抽油煙機和衛生間的排風扇的短時通風。例如,做飯時,通常需要持續30-60分鐘,開啟抽油煙機會快速破壞室內的正壓狀態,整個房間轉變為負壓狀態,門窗的空氣滲透使得室內空氣品質惡化。現有的住宅新風控制系統均為獨立裝置,沒有考慮單元住宅中抽油煙機、排風扇等其它機械通風裝置的影響問題,導致無法保持室內正壓狀態,室外污染物進入,進而無法保證室內空氣品質。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原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住宅新風正壓保障系統,可利用物聯網云平臺采集抽油煙機、排風機等機械通風裝置的運行狀態信息,自動調節送風機的送風量,同時控制補風執行機構適度補風,以維持室內正壓狀態,保證室內的空氣品質。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住宅新風正壓保障系統,包括新風機控制單元、補風裝置控制單元、抽油煙機狀態檢測單元、排風機狀態檢測單元,
抽油煙機狀態檢測單元用于檢測抽油煙機的檔位狀態信號,并將抽油煙機的檔位狀態信號發送至新風機控制單元、補風裝置控制單元,
排風機狀態檢測單元用于檢測排風機的檔位狀態信號,并將排風機的檔位狀態信號發送至新風機控制單元、補風裝置控制單元,
補風裝置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抽油煙機的檔位狀態信號和/或排風機的檔位狀態信號,輸出相適應的補風量;新風機控制單元接收抽油煙機的檔位狀態信號和/或排風機的檔位狀態信號,控制送風機輸出一定風量,保證室內維持正壓狀態。
進一步的,
基于物聯網的住宅新風正壓保障系統,還包括室內外壓差檢測單元,用于檢測室內、外壓差信號,并將室內、外壓差信號發送至所述新風機控制單元,當該室、內外壓差信號小于設定的最小壓差閾值時,啟動報警。
所述抽油煙機狀態檢測單元包括第一主控芯片、第一開關量輸入通道、第一無線收發模塊、第一地址配置電路、第一計時器電路,第一地址配置電路用于對抽油煙機的地址及運行狀態進行編碼配置,抽油煙機的檔位開關信號經第一開關量輸入通道發送至第一主控芯片,第一主控芯片將相應的檔位狀態信號、相應的編碼信號、第一計時器的計時信號以抽油煙機的運行狀態信息經第一無線收發模塊發送至所述新風機控制單元及補風裝置控制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聯合大學,未經北京聯合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602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