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深盲孔鏜刀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65885.9 | 申請日: | 201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3031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賈鈺;楊少卿;張麗春;邵志欽;劉琳;武文虎;馮雪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北方機械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41/02 | 分類號: | B23B41/02;B23B29/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鮑文娟 |
| 地址: | 030009 山西省太原***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深盲孔鏜刀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深盲孔鏜刀,屬于機械加工刀具技術領域。由直線電機(10)、主刀桿(1)、行程導桿(2)、刀架(3)、螺釘、復位彈簧(4)、刀片(5)、堵蓋(11)組成;將直線電機的軸伸端插入行程導桿端面沉孔內,利用螺釘固定,然后將行程導桿插入主刀桿內孔中;將直線電機與主刀桿通過螺釘連接,將復位彈簧與主刀桿在其非通透矩形孔內通過螺釘連接,將刀片與刀架通過螺釘連接,然后將刀片與刀架的組合利用復位彈簧連接,利用堵蓋螺釘將堵蓋安裝于主刀桿上。本發明增加了刀桿剛度,提升了加工深度,采用內部冷卻延長了刀片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換刀的時間與成本,通過合理結構尺寸配比降低了碰刀的概率,提升了機械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加工刀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深盲孔鏜刀。
背景技術
傳統深盲孔加工通常采用成型刀或反鏜刀加工。采用成型刀加工時存在刀具多、效率低及費用高的情況,且不利于變內徑的深盲孔,而采用反鏜刀加工時由于受到外側孔尺寸的限制使得刀具整體尺寸受到限制,進而影響刀具剛度與盲孔尺寸。采用上述兩種方案加工時均需要采用外部冷卻液噴射的形式進行刀頭冷卻,這種現象進一步縮小了刀桿的直徑,影響了刀桿的剛度,使得加工深度受到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的缺陷,為了解決深盲孔加工困難、尤其是當深盲孔尺寸過大無法加工的問題,提出一種深盲孔鏜刀。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深盲孔鏜刀,包括直線電機、主刀桿、行程導桿、刀架、螺釘、復位彈簧、刀片與堵蓋;
所述主刀桿為筒狀硬質零件,在筒狀主刀桿一端面處開有較內孔稍大且較直線電機外廓較小的沉孔,在沉孔底面開有螺紋孔用于安裝直線電機;在筒狀主刀桿另一端面處開有螺紋孔用于連接堵蓋且開有與主刀桿軸線呈62°的斜向非通透矩形孔用于安放刀架,在非通透矩形孔底部開有螺釘孔用于安裝復位彈簧;在主刀桿靠近直線電機安裝孔端且與62°的斜向非通透矩形孔軸向方向中心線重合的單側壁上開有圓柱孔用于冷卻液通道;
所述行程導桿為圓棒類零件,該行程導桿外徑與主刀桿內徑尺寸相等保證行程導桿在主刀桿內移動,在行程導桿一端面處開設有與直線電機軸伸端相配合的沉孔用于連接直線電機,行程導桿另一端面處開設有與行程導桿軸線呈62°的斜向通透倒凸形孔,通透倒凸形孔上部寬度與刀架厚度相同保證刀架的正常移動,倒凸形孔臺階面與行程導桿軸線角度符合cotα<(s*cot62°/r)的關系用于保證刀頭在非加工狀態時位于主刀桿內部且行程導桿在極限行程時未伸出主刀桿內腔,其中α為倒凸形孔臺階面與行程導桿軸線之間的角度,s為主刀桿壁厚,r為行程導桿半徑;在行程導桿直線電機安裝沉孔軸向中心且與62°的斜向通透倒凸形孔軸向中心線垂直的單側壁上開有螺釘孔用于安裝螺釘保證直線電機與行程導桿的緊固性;在行程導桿直線電機安裝沉孔側且位于62°的斜向通透倒凸形孔軸向中心線的單側壁上開有鍵槽用于冷卻通道;
所述刀架為類似于A型鍵的零件,其中一端加工圓孔用于與復位彈簧連接,另一端根據刀片的不同開設有不同的刀片槽并開有螺釘孔用于安裝刀片,在刀架內部沿復位彈簧連接孔與刀片安裝位方向加工有通孔用于冷卻液通道;
所述堵蓋為圓盤類零件,在零件上開設有與主刀桿堵蓋連接螺紋孔大小、位置一致的螺紋孔用于通過螺釘與主刀桿連接;
連接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北方機械控股有限公司,未經山西北方機械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588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源產品的包裝結構
- 下一篇:一種二級推動的球泡軌道輸送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