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安裝穩固的立式管道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65863.2 | 申請日: | 201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3572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培培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素平 |
| 主分類號: | F04D29/60 | 分類號: | F04D29/60;F04D1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5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立式管道泵 固定螺栓 螺紋孔 固定安裝板 控制殼體 穩固 驅動電機 固定螺母螺紋 凹槽內部 固定底座 固定螺母 連接管件 內部螺紋 旋轉固定 螺栓 密封罩 松動 穿過 延伸 | ||
本發明涉及泵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安裝穩固的立式管道泵,包括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底部通過密封罩與控制殼體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控制殼體的一側設置有連接管件,所述控制殼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安裝板,所述固定安裝板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的內部螺紋連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穿過螺紋孔并延伸至凹槽的內部。該安裝穩固的立式管道泵,通過固定安裝板、螺紋孔、固定螺栓、凹槽、固定底座和第一固定螺母的設置,通過旋轉固定螺栓使固定螺栓與凹槽內部的第一固定螺母螺紋連接,從而使立式管道泵安裝的更穩固,這樣避免了立式管道泵在長期的使用下出現松動的情況,從而使立式管道泵可以更好的進行工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泵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安裝穩固的立式管道泵。
背景技術
泵是輸送流體或使流體增壓的機械。它將原動機的機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傳送給液體,使液體能量增加。泵主要用來輸送水、油、酸堿液、乳化液、懸乳液和液態金屬等液體,也可輸送液、氣混合物及含懸浮固體物的液體。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為容積式泵、動力式泵和其他類型泵三類。除按工作原理分類外,還可按其他方法分類和命名,如:按驅動方法可分為電動泵和水輪泵等;按結構可分為單級泵和多級泵;按用途可分為鍋爐給水泵和計量泵等;按輸送液體的性質可分為水泵、油泵和泥漿泵等。按照有無軸結構,可分直線泵,和傳統泵。水泵只能輸送以流體為介質的物流,不能輸送固體。
立式管道泵也屬于泵的一種,目前,市場上現有的立式管道泵,在安裝的時候很不穩固,由于立式管道泵在長期的使用下,由于電機的晃動而使立式管道泵會出現松動的情況發生,而長時間的松動會影響立式管道泵安裝的穩定性,以至于影響了立式管道泵的正常使用。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安裝穩固的立式管道泵,具備安裝穩固等優點,解決了立式管道泵在長期的使用下出現松動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安裝穩固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安裝穩固的立式管道泵,包括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底部通過密封罩與控制殼體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控制殼體的一側設置有連接管件,所述控制殼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安裝板,所述固定安裝板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的內部螺紋連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穿過螺紋孔并延伸至凹槽的內部,所述凹槽開設在固定底座的頂部,所述固定螺栓位于凹槽內部的一端與第一固定螺母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螺母固定連接在凹槽內壁的底部,所述固定底座的正面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螺母,所述第二固定螺母的內壁與第一螺紋桿的一端螺紋連接,所述第一螺紋桿的另一端與旋轉套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旋轉套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螺紋帽,所述螺紋帽的內壁螺紋插接有第二螺紋桿,所述第二螺紋桿的一端與固定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在驅動電機的表面。
優選的,所述旋轉套的表面設置有防滑紋。
優選的,所述固定螺栓的數量有兩個,且兩個固定螺栓以固定安裝板的中軸線為對稱軸對稱設置。
優選的,所述螺紋帽的直徑大小與第二螺紋桿的直徑大小相適配。
優選的,所述螺紋孔的大小與固定螺栓的大小相適配。
優選的,所述支撐板的位置與固定板的位置相對應。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安裝穩固的立式管道泵,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安裝穩固的立式管道泵,通過固定安裝板、螺紋孔、固定螺栓、凹槽、固定底座和第一固定螺母的設置,通過旋轉固定螺栓使固定螺栓與凹槽內部的第一固定螺母螺紋連接,從而使立式管道泵安裝的更穩固,這樣避免了立式管道泵在長期的使用下出現松動的情況,從而使立式管道泵可以更好的進行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素平,未經張素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58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