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天文攝影單反鏡頭自動調焦裝置在審
申請號: | 201710365814.9 | 申請日: | 2017-05-23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906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發明(設計)人: | 劉卓楷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卓楷 |
主分類號: | G03B13/36 | 分類號: | G03B13/36;G03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02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文 攝影 鏡頭 自動 調焦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天文攝影單反鏡頭自動調焦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帶有微調控制功能的天文攝影單反鏡頭調整裝置,屬于天文攝影聚焦調節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天文學在今日已成為科學中最具影響力、最快發展的學科之一。而天文攝影對于天文學而言,如同人的眼睛,是天文學家獲取天體電磁輻射數據信息的重要手段。近些年來,天文攝影也逐漸走入到廣大民眾當中,許多天文愛好者也開始嘗試使用單反相機進行天文攝影。
而在天文攝影中,由于天體極為暗淡,單反鏡頭的自動對焦系統無法工作,需要進行手動調焦。然而,相比于沉重的天文望遠鏡,單反鏡頭重量較輕,在手動調焦時產生的抖動非常大,導致星點在畫面中抖動較為劇烈,使得根據星點大小對焦的方法實現難度加大。此外,由于單反鏡頭的調焦行程極短,更加大了調焦的難度。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天文攝影拍攝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難題,設計了一種天文攝影單反鏡頭自動調焦裝置,該裝置設計了一個基于Z軸平衡的模塊化雙抱箍固定結構,同時通過同步帶控制調焦環的轉動,實現了自動調焦,有效提升天文攝影調焦自動化程度,進而克服了手動擰轉調焦環的操作帶來的抖動誤差問題以及調焦行程過短的問題,最終提升了單反鏡頭進行天文攝影的效果,可使得廣大單反相機用戶更為便利地進行天文攝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天文攝影單反鏡頭自動調焦裝置,該裝置包括臺階抱箍架和電機驅動單元;臺階抱箍架由上抱箍架和下抱箍架組成,上抱箍架和下抱箍架均為兩個平行半圓的抱箍結構;上抱箍架包括頂板、斜護板2、上抱箍腳4、抱箍連接孔5、上環抱箍6,上環抱箍6為上抱箍架的主體,上環抱箍6的頂部設有頂板,頂板水平布置,頂板上設有電機架安裝孔1,頂板的側部對稱設有斜護板2,斜護板2與頂板為一體成型結構,斜護板2上設有緊固螺孔3;上環抱箍6的腳部設有上抱箍腳4,上抱箍腳4上設有抱箍連接孔5;上環抱箍6的兩個箍環為第一半圓抱箍和第二半圓抱箍;頂板的側部設有凹槽7,凹槽7設在第一半圓抱箍的側部;
下抱箍架包括下環抱箍8、底座9和墊板10,下環抱箍8為下抱箍架的主體結構,下環抱箍8的兩個箍環為第三半圓抱箍和第四半圓抱箍;第三半圓抱箍與第一半圓抱箍相對應,第四半圓抱箍與第二半圓抱箍相對應;第三半圓抱箍與第一半圓抱箍通過上抱箍腳4的抱箍連接孔5連接組成第一抱箍,第一抱箍卡在天文攝影單反相機調焦旋鈕17之前;第四半圓抱箍與第二半圓抱箍組成第二抱箍,第二抱箍卡在天文攝影單反相機調焦旋鈕17之后;凹槽7正對天文攝影單反相機調焦旋鈕17。底座9設置在下環抱箍8的底部,墊板10安裝在底座9的內部。
電機驅動單元包括驅動電機11和電機安裝架12;驅動電機11安裝在電機安裝架12上,電機安裝架12通過電機架安裝孔1固定在頂板上,驅動電機11的驅動軸13端部設有驅動帶輪16,驅動帶輪16通過皮帶15與天文攝影單反相機調焦旋鈕17連接。天文攝影單反相機鏡頭14與天文攝影單反相機調焦旋鈕17通過螺紋裝配連接,天文攝影單反相機鏡頭14的伸縮由天文攝影單反相機調焦旋鈕17控制。
所述皮帶15上設有螺紋,皮帶15的螺紋間距等于天文攝影單反相機調焦旋鈕17上的螺紋間距。
斜護板2和墊板10均由彈性塑料板組成。
驅動電機11連接有電機驅動器,電機驅動器與電機控制器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設計的驅動電機帶動皮帶,以及皮帶驅動天文攝影單反相機調焦處,實現了同步帶控制調焦環的轉動,實現了天文攝影單反相機的自動調焦,有效提升了天文攝影調焦的自動化程度。
2、本發明克服了手動擰轉調焦環的操作帶來的抖動誤差問題以及調焦行程過短的問題,最終提升了單反鏡頭進行天文攝影的效果,可使得廣大單反相機用戶更為便利地進行天文攝影。
3、由上抱箍架和下抱箍架組成的臺階抱箍架能夠對天文攝影單反相機進行有效的固定,保證同步帶控制調焦環轉動的穩定性。
4、斜護板組成的臺階抱箍架的抱緊臂,通過調節緊固螺孔實現臺階抱箍架與單反鏡頭之間的抱緊調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上抱箍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下抱箍架結構示意圖。
圖3為電機驅動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傳動原理圖。
圖5為單反相機鏡頭與箍架結構的裝配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卓楷,未經劉卓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581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