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廢茶葉?花生殼基活性炭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65813.4 | 申請日: | 201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168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房德職;張曉藝;張子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2/348 | 分類號: | C01B32/348;C01B32/324 |
| 代理公司: | 青島智地領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7252 | 代理人: | 肖峰 |
| 地址: | 266590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葉 花生殼 活性炭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活性炭技術領域,涉及復合原料型活性炭的制備,具體涉及一種廢茶葉-花生殼基活性炭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活性炭因具有較強的吸附性、催化性能和易再生等優點,已成為當下應用最廣泛的環境友好型吸附劑。活性炭的制備原料十分廣泛,絕大部分含碳物質都可制備活性炭,如植物、動物、廢料、城市垃圾等。但是傳統的單一原料制備活性炭存在含碳量低、比表面積小等問題,因此,利用復合原料制備活性炭以提高吸附性能,已成為近幾年來的研究重點。廢棄茶梗、茶末及果殼均為我國重要的農林廢棄物,其化學成分主要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與一般的木質材料無異,是制備活性炭較好的生物質原料。目前國內已有利用單一原料制備活性炭的相應研究,而利用復合型原料制備活性炭的研究較少。為尋找新的復合原料,改良活性炭相關性能,選取廢茶葉和果殼作為研究對象以制備性能較高的活性炭,在擴大制備活性炭的原料來源,提供一種新型有效制備方法的同時,并將此應用于社會生產以實現廢棄物的重新利用,對循環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
發明內容
針對利用單一原料制備活性炭的相應研究較多,但利用復合型原料制備活性炭的研究較少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以廢茶葉和花生殼為原料制備廢茶葉-花生殼基活性炭的方法。
一種廢茶葉-花生殼基活性炭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花生殼和廢茶葉分別烘干后粉碎,將過80目篩的花生殼粉末和廢茶葉粉末進行混合,得到混合原料A;
(2)以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磷酸、硫酸或氯化鋅為活化劑,配置質量濃度為20%~80%的活化劑溶液,取與活化劑溶液的質量比為1:1~1:6的混合原料A浸漬在所述活化劑溶液中,在室溫下浸漬1~10小時后,在100℃下于恒溫干燥器中烘干30min,然后在300~700℃下于馬弗爐中真空煅燒1~6小時,最后將煅燒后的產物在研缽中研磨并過80目篩即得到廢茶葉-花生殼基活性炭。
優選地,所述花生殼粉末和廢茶葉粉末的質量比為1:7~7:1。
優選地,所述花生殼粉末和廢茶葉粉末的質量比為1:1。
優選地,所述活化劑溶液為氯化鋅溶液。
優選地,所述活化劑溶液的質量濃度為40%。
優選地,所述混合原料A與活化劑溶液的質量比為1:3。
優選地,所述浸漬時間為2小時。
優選地,所述煅燒溫度為500℃。
優選地,所述煅燒時間為2小時。
有益效果:
本發明制備得到的廢茶葉-花生殼基活性炭的碳含量高、比表面積大,具有高的吸附性,其原料充分利用固體廢棄物廢茶葉和花生殼,擴大了制備活性炭的原料來源,實現了廢棄物的再利用,積極帶動循環經濟的發展,且其制備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將花生殼和廢茶葉分別烘干后粉碎,稱取過80目篩的花生殼粉末和廢茶葉粉末共10.00g(其中花生殼粉末和廢茶葉粉末的質量比為1:7);稱取10.00g質量濃度為20%的氫氧化鉀溶液(混合原料與活化劑溶液的質量比為1:1);將花生殼粉末和廢茶葉粉末的混合原料置于氫氧化鉀溶液中,在室溫下浸漬1小時后,在100℃下于恒溫干燥器中烘干30min,然后在300℃下于馬弗爐中隔絕空氣煅燒1小時,最后將煅燒后的產物在研缽中研磨并過80目篩得到廢茶葉-花生殼基活性炭。
實施例2:
將花生殼和廢茶葉分別烘干后粉碎,稱取過80目篩的花生殼粉末和廢茶葉粉末共10.00g(其中花生殼粉末和廢茶葉粉末的質量比為7:1);稱取10.00g質量濃度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原料與活化劑溶液的質量比為1:1);將花生殼粉末和廢茶葉粉末的混合原料置于氫氧化鈉溶液中,在室溫下浸漬1小時后,在100℃下于恒溫干燥器中烘干30min,然后在300℃下于馬弗爐中隔絕空氣煅燒1小時,最后將煅燒后的產物在研缽中研磨并過80目篩得到廢茶葉-花生殼基活性炭。
實施例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技大學,未經山東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581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