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手工綠茶的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65640.6 | 申請日: | 201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362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8 |
| 發明(設計)人: | 文海燕;向世全;易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天下雅茶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14 | 分類號: | A23F3/14;A23F3/06;A23F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25100 四川省雅安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工 綠茶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綠茶手工加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手工綠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蒙山茶,產于“熊貓家源.世界茶源”雅安蒙頂山茶區。1963年-1965年,原蒙山茶場技術員楊天炯與工人一道,經過三年研制,較為系統地總結出蒙頂石花、蒙頂黃芽、蒙頂甘露、萬春銀葉、玉葉長春等五種傳統名茶的工藝技術,制作工藝先后在全國高等院校《制茶學》(1978年版)、《中國名茶研究選集》(陳椽主編1985年版)等有關書刊、雜志上刊出。
但是,查閱多方資料,未對手工綠茶“玉葉長春”的具體工藝參數作明確認定,只有工藝流程,且對玉葉長春的原料、工藝和品感等整體品質要求也未進行明確統一。比如:楊天炯起草制定了蒙山名茶四川省地方標準,編號為DB/5100×55002-87。其中,對玉葉長春的記述為:原料:一芽一葉初展40-55%,一芽二葉初展40-55%,單片,10-17%,外形:緊細多毫,墨綠油潤;內質:香氣鮮濃,湯黃綠明,味鮮醇爽,葉底黃綠勻亮。其工藝流程為:鮮葉→攤放→高溫殺青→攤涼→頭揉→二炒→攤涼→二揉→三炒→攤涼→三揉→整形提毫→烘焙→勻小堆→復火→拼配包裝。雅安市名山縣茶業協會、名山縣茶葉發展局所編著《名山茶經》對玉葉長春的記述為:原料:一芽二葉采摘,谷雨前后,外形:外形緊結、深綠潤帶、湯黃綠,內質:味鮮醇厚、清香帶嫩香。工藝流程:鮮葉→攤放→殺青→攤放→頭揉→二炒→攤放→二揉→三炒→攤放→三揉→整形→烘干→勻堆→復火。此前的工藝流程存在幾個方面的技術欠缺:
1.鮮葉標準不夠明確。有一芽一葉,有一芽二葉,各有各的標準,沒有一個明確界定。
2.攤放時間和標準不夠明確,攤放時間無定量測算,也沒有確定具體含水量等指標。
3.殺青溫度不夠。此前工藝殺青溫度普遍偏低,而殺青溫度低則不易殺透,同時茶葉內質芳香物質不易充分轉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一種手工綠茶的加工方法。本發明明確了玉葉長春手工綠茶具體的制作工藝流程和參數,而且工藝流程有明顯的創新性,具體參數更為科學,生產效率更為高效。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手工綠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備料:采摘春分后至谷雨前的鮮葉,鮮葉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鮮葉的芽葉長度一致、大小勻整;
第一次殺青:將鮮葉投入溫度為400℃-500℃的電炒鍋內進行第一次殺青,得到含水量為74%-76%的鮮葉,第一次殺青為時間2-3分鐘;
第一次攤涼:將經第一次殺青后的鮮葉放至在直徑為70-90cm的竹制簸箕內攤放均勻,鮮葉堆積厚度為2-4cm,第一次攤涼的時間為2-3分鐘;
第一次揉捻:將經過第一次攤涼后的鮮葉進行第一次揉捻,第一次揉捻是指在竹制簸箕內雙手將鮮葉握成團狀,一只手將鮮葉握住,另一只手向前推滾鮮葉翻滾150度-180度,原推滾鮮葉的手再將鮮葉握住,原握住鮮葉的手繼續向前推滾鮮葉翻滾150度-180度后,將鮮葉捧回原處,重復操作10-15次后,雙手將鮮葉握成球狀,在手中來回團揉5-8次后將鮮葉抖散,重復操作3-5次后,得到成條率為70%-75%和細胞破碎率為45%-55%的鮮葉;
第二次殺青:將經過第一次揉捻的鮮葉投入溫度為100℃-120℃的電炒鍋內進行第二次殺青,得到含水量為44%-50%的鮮葉,第二次殺青為時間2-3分鐘;
第二次攤涼:將經第二次殺青后的鮮葉放至在直徑為70-90cm的竹制簸箕內攤放均勻,鮮葉堆積厚度為2-4cm,第二次攤涼的時間為2-3分鐘;
第二次揉捻:將經過第二次攤涼后的鮮葉進行第二次揉捻,第二次揉捻是指在竹制簸箕內雙手將鮮葉握成團狀,一只手將鮮葉握住,另一只手向前推滾鮮葉翻滾150度-180度,原推滾鮮葉的手再將鮮葉握住,原握住鮮葉的手繼續向前推滾鮮葉翻滾150度-180度后,將鮮葉捧回原處,重復操作8-12次后,雙手將鮮葉握成球狀,在手中來回團揉5-8次后將鮮葉抖散,重復操作3-5次后,得到細胞破碎率為60%-65%的基本成條鮮葉;
第三次殺青:將第二次揉捻后的鮮葉投入溫度為80℃-110℃的電炒鍋內進行第三次殺青,得到含水量為30%-35%的鮮葉,第三次殺青為時間2-3分鐘;
做形提毫:將經過第三次殺青后的鮮葉在溫度為70℃-90℃的電炒鍋內進行團揉,直至鮮葉顯露白毫后,升溫至100℃-120℃后,繼續團揉,直至鮮葉滿顯白毫,得到含水量為12-15%的鮮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天下雅茶業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天下雅茶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56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