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用平視顯示器有效
申請號: | 201710363667.1 | 申請日: | 2017-05-22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224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03 |
發明(設計)人: | 金東昱;金永珍;李慶一;李承奎;柳周爀 | 申請(專利權)人: | LG電子株式會社 |
主分類號: | G02B27/01 | 分類號: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英艷;崔炳哲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平視 顯示器 | ||
本發明提供車輛用平視顯示器。所述車輛用平視顯示器包括:圖像機構,其射出第一方向的旋轉偏光和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旋轉偏光;第一反射鏡,其向車輛的擋風玻璃反射光;偏光反射鏡,其與所述第一反射鏡隔開配置,使第一方向的旋轉偏光透過,使第二方向的旋轉偏光反射;第二反射鏡,其與所述偏光反射鏡隔開配置,使透過所述偏光反射鏡的光向所述偏光反射鏡反射。從圖像機構射出的第一方向的旋轉偏光、第二方向的旋轉偏光根據偏光反射鏡、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的光學構造物而形成兩個距離不同的虛像,因此,可以使用于形成兩個距離不同的虛像的部件數量最小化,并且使其小型化。
技術領域
本申請是基于美國專利法第119條第35款及第365條第35款,主張將所有內容援引到本說明中的2016年07月07日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6-0086203的申請作為優先權。
本發明涉及車輛用平視顯示器,更加詳細而言,涉及能夠形成兩個虛像的車輛用平視顯示器(Head Up Display for Vehicle)。
背景技術
車輛用平視顯示器是設置在車輛上,并朝向車輛的擋風玻璃射出圖像光的設備。車輛用平視顯示器可以顯示在車輛行駛中包括行駛信息的各種信息。
車輛用平視顯示器包括生成并輸出圖像光的顯示面板和用于反射由顯示面板生成的圖像光的至少一個鏡子。
由顯示面板生成的圖像光可通過鏡子向車輛的擋風玻璃射入,駕駛員可識別位于擋風玻璃的前方位置的虛像。
車輛用平視顯示器包括兩個圖像源的情況下,可形成兩個虛像,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提高車輛用平視顯示器的便利性。
在韓國專利公開號為10-2015-0093353A(2015年08月18日公開)文獻中,公開了利用兩個圖像源來形成兩個虛像的技術,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存在以下問題:因兩個圖像源而使結構復雜,而且增加電力消耗,因整個大小增加而難以小型化。
另外,車輛用平視顯示器包括一個圖像源,可以形成光路徑的整個長度不同的兩個光路徑而形成兩個虛像,作為一例,美國專利公開號為US2013/0265646A1(2013年10月10日公開)的文獻中,公開了利用一個圖像源、一個半反射鏡(Half Mirror)、一個或三個平板鏡(Flat Mirror)來形成兩個虛像的技術。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使用半反射鏡,導致光損失大,為了保證兩個虛像的距離差,而使用多個平板鏡,因此,由于因一個半反射鏡和多個平板鏡各自的大小而產生的干涉,導致難以設定精密的虛像距離間隔。
此外,在美國專利公開號為US2015/0061976A1(2015年03月05日公開)的文獻中,公開了使用一個圖像源、多個透光鏡(path mirror)、遮光板(light baffle)來形成兩個虛像的技術,但是,以彼此不同的角度配置的多個平板鏡形成按順序反射光的光路徑,從而導致部件數量多,且結構復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車輛用平視顯示器,其利用光的選擇性透過/反射,從而使部件數量最小化,且小型化。
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輛用平視顯示器,包括:圖像機構,其射出第一方向的旋轉偏光和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旋轉偏光;第一反射鏡,其向車輛的擋風玻璃反射光;偏光反射鏡,其與所述第一反射鏡隔開配置,使第一方向的旋轉偏光透過,使第二方向的旋轉偏光反射;第二反射鏡,其與所述偏光反射鏡隔開配置,使透過所述偏光反射鏡的光向所述偏光反射鏡反射。
所述圖像機構包括:圖像源,其射出第一方向的旋轉偏光;半波長相位延遲部,其將從所述圖像源射出的第一方向的旋轉偏光中的一部分半波長變換為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轉偏光。
所述圖像源包括:顯示面板,其射出圖像光;線性偏振器,其使從所述顯示面板射出的圖像光向所述第一方向線性偏光,所述半波長相位延遲部與所述線性偏振器的一部分區域相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LG電子株式會社,未經LG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366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手持電子裝置及保護殼
- 下一篇:可外部觀察的虛擬現實頭戴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