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組接結構、載體、組接套件及組接裝置在審
申請號: | 201710363611.6 | 申請日: | 2017-05-22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874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3 |
發明(設計)人: | 王鼎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鼎瑞 |
主分類號: | F16B5/00 | 分類號: | F16B5/00;F16C11/04;H05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許志勇,程爽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接 結構 載體 套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組接結構,更特別的是涉及一種用于連接至第一物體及第二物體的組接結構。
背景技術
在機械設備、電子設備或其他類型的設備當中,經常需要將該設備所包含的不同物體彼此固定或限位,以提高該設備的結構安定性及耐用度、增加效能或讓使用者有對該設備施力的部位或進行各種操作的空間。
因此,需要一種組接結構,其用于連接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使該等物體彼此固定或限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接結構,能使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彼此固定或限位。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組接結構,用于連接至第一物體及第二物體,所述組接結構包含:本體、連接部及組接部,所述連接部設置于所述本體,所述連接部連接至所述第一物體;及所述組接部設置于所述本體,所述組接部組接至所述第二物體。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組接部為凸部、凹部或槽部。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組接部為單穿孔、雙穿孔、單凸部、雙凸部、單凹部、雙凹部、單槽部、雙槽部、扣體、柱體或螺紋體。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第二物體具有對接部,對接部對應于組接部。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對接部為凸部、凹部或槽部。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對接部為單穿孔、雙穿孔、單凸部、雙凸部、單凹部、雙凹部、單槽部或雙槽部。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連接部為卯接、擴接、焊接、鎖接、黏接、扣接或一體成形于第一物體。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連接部通過表面貼裝技術(SMT)與第一物體焊接。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組接部與第二物體通過組接件進行組接。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組接件為柱體、扣體、螺絲、開花體、針體、片體、塊體或彈性體。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第二物體用于連接至第三物體。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第二物體為把手、扳動件、轉動體或扣體。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連接部凹設有凹槽以作為進料空間,用于容置第一物體的部分。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通過沖壓本體,使得第一物體的部分容置于連接部的凹槽。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通過沖壓連接部,使得第一物體固定于連接部的凹槽。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組接部用于讓第二物體直向、橫向或斜向快速拆裝。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連接部的表面具有焊接面。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還包含彈性組件,彈性組件的一端抵頂于本體,彈性組件的另一端抵頂于組接部,使組接部可活動地組設于本體。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組接部設置于本體的內部。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組接部包括組設件,組設件與本體彼此限位。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彈性組件的一端抵頂于本體的內部,彈性組件的另一端抵頂于組接部的組設件。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組接部設置于本體的外部。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彈性組件的一端固定于本體的外部,彈性組件的另一端固定于組接部的組設件。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彈性組件為彈簧、彈片或彈性柱體。
于本發明組接結構的一實施例中,組接結構形成鉸鏈結構。
借此,本發明組接結構通過連接部來連接第一物體;此外,通過組接部來組接第二物體;再者,通過整體結構使第一物體及第二物體彼此固定或限位。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載體,能使一個或多個組接結構容置于其中。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載體,用于容置組接結構。
于本發明載體的一實施例中,載體為料帶、料盤、凹體或凸體。
于本發明載體的一實施例中,載體包含蓋體,蓋體覆蓋組接結構。
于本發明載體的一實施例中,組接結構形成鉸鏈結構。
借此,本發明載體通過整體結構,將一個或多個組接結構容置于其中。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接套件,能使組接結構與一個或多個物體成套彼此組合。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發明系提供一種組接套件,包含:組接結構;及第一物體,連接至組接結構的連接部。
于本發明組接套件的一實施例中,還包含第二物體,組接至組接結構的組接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鼎瑞,未經王鼎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36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接合效果好的金屬聯接機構
- 下一篇:密封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