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強化生物除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63315.6 | 申請日: | 201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177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吳迪;王金龍;杜強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錦龍弘業環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3/30;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1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強化 生物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強化生物除磷方法,屬于污水處理領域。通過微藻強化生物除磷作用,旨在解決以往除磷工藝在效果與運行費用不能兼顧的問題。本發明技術方案包括光合馴化、光合強化、污水處理等階段,以具有生物除磷功能污水廠生化池活性污泥為接種污泥,經歷60d啟動成功,系統TP去除負荷最高可達0.04kgP/kgMLSS.d,系統內污泥VSS/TSS>0.80。本發明工藝去除總磷,總磷去除率高,剩余污泥肥效高,能耗藥耗低,反應速率高占地省,適用于各類含磷廢水的處理,尤其適用于碳源不足污水除磷,以及受污染自然水體的除磷凈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強化生物除磷方法。
背景技術
除磷是污水處理的重要課題之一,除了包括生物除磷和化學除磷兩大類方法以外,還有新興的微藻除磷。除磷面臨兩個課題,一方面,需將TP從水體中去除,防止富營養化;另一方面,磷屬不可再生資源,自然界磷礦儲量已到警戒線,面臨枯竭,需要將污水去除的磷回收再利用,實現磷的健康循環。
生物除磷主要利用聚磷菌PAOs在厭氧條件下釋放磷,好氧狀態下過度吸磷,通過剩余污泥排放,實現磷從水體中去除。生物除磷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消耗碳源,一般要求C/P大于20;一方面,好氧條件下需曝氣,額外消耗大量能耗;同時,一般生物除磷效率在60-70%,出水TP一般在0.5-1.0以上,難以進一步提高效果;污泥含磷率在3-4%,含磷率偏低難以作為肥效利用。但相比化學除磷,生物除磷較為經濟,仍是主流除磷手段。
化學除磷主要利用混凝劑與磷酸鹽反應,生成沉淀,從水體中去除。優點是占地省、能耗低,并且出水可實現TP<0.1mg/L,能夠對磷較為徹底去除;缺點是藥耗較高,且產生的污泥難以進行再利用,對磷酸鹽效果好,對有機磷效果較差。
污水廠往往采用生物除磷和化學除磷相結合的方式,以期望充分利用生物除磷功能,降低處理費用,結合化學除磷,保障處理效果,但未能在效果及經濟代價上取得令人滿意的平衡。
近年來,出現關于微藻除磷的相關研究,微藻以生物同化為主,將磷吸收,實現磷從水體的去除,吸收的磷用于自身生長,但藻不易泥水分離,難以工程化應用。
鑒于目前除磷面臨的問題,急需處理效果好、運行費用低、磷源可再回收利用的新型除磷工藝,以解決污水處理面臨的除磷困境。在研究中發現,可將微藻除磷用于強化生物除磷,實現效果加成。一方面,解決微藻不易泥水分離的問題;另一方面,微藻光合作用產氣,可作為生物除磷好氧時的氧源,降低或不用曝氣,利用光能實現電子供給;同時,除磷所需的碳源可由微藻光合作用提供,節約有機碳源,最終可實現TP的深度去除。
本發明針對污水中磷素去除,采用微藻強化生物除磷,旨在解決以往除磷工藝在效果與運行費用不能兼顧的問題。
發明內容
鑒于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為解決現有技術中污水除磷工藝在效果與運行費用不能兼顧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強化生物除磷方法,具有處理效果好、能耗低、剩余污泥肥效強等優點。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強化生物除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反應器搭建,采用SBR反應器,按進水、避光攪拌、光照攪拌、光照曝氣、沉淀、排水、閑置順序運行;閑置時間為0-0.5h;避光攪拌時,需避光并攪拌;沉淀時,避光沉淀;
2)接種污泥,接種具有生物除磷功能污水廠生化池活性污泥,污泥接種后,SBR反應器在最高水位時,系統內污泥濃度在4-5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錦龍弘業環保有限公司,未經青島錦龍弘業環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33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的污水治理方法
- 下一篇:灌區面源污染減排增收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