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化成臺冷卻水循環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62987.5 | 申請日: | 201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958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徐錦標;李曉偉;張偉;廖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準信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16 | 分類號: | H01M4/16;H01M10/1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賈允 |
| 地址: | 226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化成 冷卻水 循環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化成臺冷卻水循環系統,包括化成臺和冷卻水循環系統,冷卻水循環系統通過管路與化成臺連通,并對化成臺內的水溶液進行冷卻循環處理;冷卻水循環系統包括回水裝置、中和裝置、冷卻塔和熱交換器;化成臺對電池進行化成處理,回水裝置接收化成臺自流的水溶液,并將該水溶液通過管路輸送到中和裝置,中和裝置對水溶液進行中和處理,并將中和后的水溶液通過管路輸送到冷卻塔,冷卻塔對中和后的水溶液進行冷卻處理,并將冷卻后的水溶液通過管路輸送到熱交換器,熱交換器對冷卻后的水溶液進一步進行冷卻處理,并將進一步冷卻后的水溶液輸送到化成臺繼續進行化成處理。本發明能精確控制化成過程中的溫度,提高電池化成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化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化成臺冷卻水循環系統。
背景技術
鉛酸蓄電池生產過程中,電池極板進行化成反應,化成方式有外化成和內化成兩種。外化成即生極板在化成槽內化成,轉變成熟極板,其缺點是化成過程中產生污水量大、酸霧多、生產成本高;而內化電池成是將生極板直接組裝成電池,注入電解液在電池內進行化成,其優點是生產中產生含鉛污水和酸霧少,生產過程更加環保,電池生產成本低,但缺點是,電池灌酸后稀硫酸和極板中氧化鉛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以及電池充電化成時,PH值降低,同時放出大量的熱量,使電池內部溫度急劇升高,不采取降溫措施甚至溫度超過70℃,如果不進行有效的降溫處理,會使極板表面鉛溶解度增大,過度溶解易造成隔板滲透,產生枝晶短路;電池內部溫度過高還會使隔板發黃變性,從而導致影響電池質量和壽命。
通常的冷卻方法是將電池浸放在專用的化成冷卻水槽中,以此達到控制電池釋放熱量的目的。而在電池充電的過程中,水槽中的水溫也會上升,其對電池的冷卻效果不理想,從而影響電池質量。針對這種情況,傳統的解決方式是人工進行排水后再注水,以此達到降低水槽水溫的目的,這種解決措施消耗人力、物力,同時工作效率低下。
綜上,研發一種化成臺冷卻水循環系統,精確控制化成過程中的溫度,提高電池化成效率,顯得格外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化成臺冷卻水循環系統,精確控制化成過程中的溫度,提高電池化成效率。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化成臺冷卻水循環系統,包括化成臺和冷卻水循環系統,所述冷卻水循環系統通過管路與所述化成臺連通,并對所述化成臺內的水溶液進行冷卻循環處理;所述冷卻水循環系統包括順次設置的回水裝置、中和裝置、冷卻塔和熱交換器;
所述化成臺,用于對電池進行化成處理,所述化成處理中的水溶液通過管路自流到所述回水裝置;
所述回水裝置,用于接收所述化成臺自流的水溶液,并將該水溶液通過管路輸送到所述中和裝置;
所述中和裝置,用于對所述水溶液進行中和處理,并將中和后的水溶液通過管路輸送到所述冷卻塔;
所述冷卻塔,用于對中和后的所述水溶液進行冷卻處理,并將冷卻后的水溶液通過管路輸送到所述熱交換器;
所述熱交換器,用于對冷卻后的水溶液進一步進行冷卻處理,并將進一步冷卻后的水溶液輸送到所述化成臺繼續進行化成處理,所述水溶液經所述熱交換器冷卻后的溫度為25±1℃。
進一步地,所述中和裝置和所述冷卻塔之間還設置有緩存裝置,所述緩存裝置用于儲存所述中和裝置中和后的水溶液,并將中和后的水溶液通過管路輸送到所述冷卻塔。
進一步地,所述冷卻塔和所述熱交換器之間還依次設置有冷水儲蓄裝置和過濾裝置;
所述冷水儲蓄裝置,用于儲存所述冷卻塔冷卻后的水溶液;
所述過濾裝置,用于對所述冷卻塔冷卻后的水溶液進行過濾處理,并將過濾后的水溶液通過管路輸送到所述熱交換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準信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準信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298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