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待機電源系統的智能電源供應管理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62846.3 | 申請日: | 201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698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黃仁烜;林發達;林怡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26 | 分類號: | G06F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珊珊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待機 電源 系統 智能 供應 管理 | ||
一種控制電路,用于管理系統機板的電源供應單元(power supply unit,PSU),控制電路將系統機板的待機電源端口路由至PSU的待機電源端口。控制電路通過使用傳感器監視系統機板的待機電源端口的至少一個電性參數;及決定至少一個電性參數符合準則。控制電路響應于決定至少一個電性參數符合此準則,傳送致能信號以用于致能PSU的主要電源端口,并將系統機板的待機電源端口重新路由至PSU的主要電源端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系統,且特別涉及用于管理電源供應的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伺服器系統包含一個或多個電源供應單元(power supply units,PSUs),用以供應直流(direct current,DC)電源至伺服器系統。PSU可被配置以轉換一種形式的電源為另一種形式,例如轉換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AC)電源為DC電源。
PSU也可提供輔助及待機電源至電子裝置內的背景系統及子系統(sub-system)。舉例來說,甚至在電子裝置并非全載運行(fully operational)、位在待機模式(表示在電子產品未正式運行前為了維持在準備狀態的模式)、睡眠模式、或被關機,仍需要電源以驅動系統時鐘、系統控制器、系統監視器及類似物。為了提供主要電源以及待機電源,傳統PSU典型地包含多級的電源轉換器。
發明內容
以下公開涉及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簡要內容,以提供本技術的基本了解。此內容并非本技術所有可考慮的實施例的廣泛概述,且不是為了識別所有實施例的主要或關鍵元件,就是描述本技術的任一或所有方面的范圍。唯一目的在于以簡易的形式提供一個或多個范例的一些概念,以作為將于后說明的詳細實施方式的序幕。
依照此處所述范例的一個或多個方面,提出系統及方法以管理電源供應。
在一方面,控制電路用以管理系統機板的電源供應單元(power supply unit,PSU),控制電路將系統機板的待機電源端口路由至PSU的待機電源端口。控制電路使用傳感器監視系統機板的待機電源端口的至少一個電性參數;及決定至少一個電性參數符合準則。控制電路響應于決定至少一個電性參數符合此準則,傳送致能信號以用于致能PSU的主要電源端口耦接至系統機板的主要電源端口,并將系統機板的待機電源端口重新路由至PSU的主要電源端口。
在一方面,控制電路進一步決定該至少一個電性參數不再符合該準則;及響應于決定該至少一個電性信號不再符合該準則,傳送除能信號以用于除能PSU的主要電源端口耦接至系統機板的主要電源端口,并將系統機板的待機電源端口重新路由至PSU的待機電源端口。
在一方面,控制電路用于管理與系統機板有關的PSU,控制電路包括:切換電路、傳感器、及邏輯電路。切換電路用于選擇性耦接系統機板的待機電源端口至PSU的待機電源端口或PSU的主要電源端口。傳感器用于產生電流信號,電流信號對應至流入系統機板的待機電源端口的電流。邏輯電路被配置以基于電流信號決定系統機板的待機電源端口的至少一個電性參數符合準則,并響應于決定系統機板的待機電源端口的至少一個電性參數符合準則,產生致能信號以用于致能PSU的主要電源端口耦接至系統機板的主要電源端口,并使得切換電路將系統機板的待機電源端口重新路由至PSU的主要電源端口。
為了對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繪示現有技術的管理電源供應的系統的方塊圖。
圖2繪示依照主題技術一些方面的管理電源供應的范例系統的方塊圖。
圖3繪示通過控制電路管理系統機板的電源供應的范例方法的示意圖。
圖4繪示通過控制電路管理系統機板的電源供應的范例方法的示意圖。
圖5繪示范例計算機系統的方塊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284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