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性醫用大豆蛋白骨粘合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62754.5 | 申請日: | 201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839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 發明(設計)人: | 沈新春;莫家露;馮晨;俞凌;孔令艷;湯曉智;周建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財經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L24/10 | 分類號: | A61L24/10;A61L24/00 |
| 代理公司: | 32237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鄧麗;王偉 |
| 地址: | 21002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性 醫用 大豆蛋白 粘合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性醫用大豆蛋白骨粘合劑及其制備方法。本方法首先將大豆分離蛋白溶解于磷酸鹽緩沖溶液,加入抗壞血酸,22℃下攪拌反應10min,加入250~350μL酪氨酸酶液,繼續攪拌反應6~12min,最后離心、透析、冷凍干燥得到改性的大豆分離蛋白;將改性的大豆分離蛋白溶于磷酸鹽緩沖液中,配制成2~15%的醫用大豆蛋白骨粘合劑,涂布于斷裂骨頭處使其粘合。本發明制備的生物醫用粘合劑具有較高的粘合強度,生物相容性好,可以促進骨頭的再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用材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粘合強度高、生物相容性好的改性醫用大豆分離蛋白骨粘合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醫用粘合劑是指能夠在體內聚合,使組織間或組織與非組織間快速粘合的助劑,主要用于器官或組織的局部粘合與修補、 傳統縫合術的輔助止血、 骨骼或關節的結合與定位等技術領域。目前已上市并應用于臨床的主要是提取制備的纖維蛋白粘合劑。纖維蛋白粘合劑具有生物相容性、可塑性良好、易被組織吸收、無細胞毒性、制備方便等優點。但同時也存在粘合強度過小、可能引起病毒感染等不足之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臨床上對醫用粘合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現有的生物醫用材料無論在質或量的方面都無法滿足醫學科學的發展和臨床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急需符合臨床要求的新型生物粘合劑來改變現狀。從天然的大豆蛋白制備的粘合劑有可能成為滿足上述要求的新型醫用生物粘合劑。然而由于大豆蛋白粘結劑粘結強度低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發明內容
為了增強生物醫用骨粘合劑的粘合強度,本發明通過酪氨酸酶修飾大豆分離蛋白中的酪氨酸得到多巴制備粘合強度高的醫用大豆分離蛋白粘合劑。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性醫用大豆分離蛋白骨粘合劑,其制備方法如下:
(1)常溫下,將大豆分離蛋白溶于2mL pH=7.00,0.05mol/L的磷酸鹽緩沖溶液中,配制成2%的大豆分離蛋白溶液,同時加入0.88g抗壞血酸,22℃下恒溫攪拌反應10min,加入250~350μL酪氨酸酶液(0.1mg/mL,570U/mg),繼續于22℃下攪拌反應6~12min;離心、透析、冷凍干燥得到改性大豆分離蛋白。
(2)將得到的改性大豆分離蛋白溶于pH=7.00的磷酸鹽緩沖液中,配制成2~15%的改性大豆蛋白骨粘合劑。將其涂布于骨骼斷裂處,固定后于無水氯化鈣中浸泡15min,即可粘合在一起。
優選的,所述酪氨酸酶液的添加量為300μL;優選的,加入酪氨酸酶液后的反應時間為9min;優選的,所述改性大豆蛋白骨粘合劑的濃度為5%。
本發明還公開了利用所述方法制備得到的醫用大豆蛋白骨粘合劑。
本發明與已有的醫用骨粘合劑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選用的原材料為大豆分離蛋白,原材料來源廣泛、價廉易得、可生物降解且降解產物能被肌體完全吸收,而且還可以促進骨組織再生避免二次手術給病人帶來的痛苦,符合現代醫學的理念;
(2)本發明以植物源酪氨酸酶改性大豆分離蛋白,制備的粘合劑既避免了物理、化學修飾帶來的毒性問題,通過酪氨酸酶的羥基化修飾得到含多巴胺的大豆分離蛋白,又增強了粘合劑的粘合強度。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具體描述,但不局限于此。
實施例1 改性大豆分離蛋白骨粘合劑的制備
常溫下,將大豆分離蛋白溶于2 mL的磷酸鹽緩沖溶液(pH=7.00,0.05 mol/L)中,配置成2%的大豆分離蛋白溶液,同時加入0.88g抗壞血酸,22℃下恒溫攪拌反應10min,加入250~350μL酪氨酸酶液(0.1mg/mL,570U/mg),繼續于22℃下攪拌反應6~12min,離心、透析、冷凍干燥得到改性大豆分離蛋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財經大學,未經南京財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275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